(景德鎮陶瓷學院江西景德鎮333001)
摘 要:清代出現的粉彩,將花卉的鮮活嬌艷表現到了極至。被喻為“百花之王”的牡丹,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在粉彩中,它色彩艷麗多變,姿熊富麗高雅,多與其他紋飾組合進行裝飾。本文以清代粉彩牡丹绞飾與幾種典型動物紱飾的組合作為研究的綫索,結合大量圖片,分析了這幾種不同組合的裝飾特征,聯系與區别,歸納和總結了清代粉彩牡丹紋飾與動物紋飾組合裝飾特征。
關鍵詞:清代 粉彩 牡丹紋飾 動物紋飾 組合
引 言
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 粉彩表現花卉具有鮮艷、柔和的美感,這種美是其他陶瓷工藝,如青花、古彩和新彩所無法替代的。中國陶瓷裝飾中表現牡丹這一題材,在唐代就開始了,人們對于這一主題的喜愛,跨越了一個又一個時代,并得到人民大眾普遍的青睞。當粉彩牡丹以全新的姿態出現在清代時,它多與其他紋飾,如動物紋飾進行組合裝飾。然而,在查閱大量的資料后,我發現對于粉彩的技法,發展史和特征的研究較多,也較為概括。而對于牡丹紋飾與動物紋飾組合的研究略少提及,并未形成系統。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清代粉彩牡丹紋飾與幾種典型動物紋飾組合裝飾特征,并提出有建設性的研究成果。
1、清代粉彩瓷器牡丹紋飾與動物紋飾概述
1.1、清代粉彩瓷牡丹紋飾
由于粉彩的出現,清代牡丹紋飾的表現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局面。一方面,它的造型較之前朝的青花、鬥彩、五彩瓷更加的精細寫實,花朵更加飽滿,并且借鑒了工筆國畫中的表現技法一一“设骨法…‘勾勒法”等。構圖方式更加自由,也與其它花卉,動物紋飾組合;另一方面,粉彩表現出的牡丹紋飾,色彩豐富,嬌艷欲滴,色彩裝飾注重體現陰陽向背的立體效果。總之,清代粉彩牡丹紋飾是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1.2、清代粉彩瓷動物紋飾
動物紋飾在清代陶瓷裝飾中很少作為主紋,多與花卉進行組合裝飾。在清代粉彩瓷器中,出現過的動物主要有蝴蝶、雉鷄、草蟲、鳥類、龍鳳、蝙蝠等。它們的形態多優雅靈動,色彩鮮艷奪目。多用寫實的手法表現,作為畫面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們與花卉形成對比呼應,使得畫面更加生動,充滿生機。粉彩動物紋飾的表現方法和藝術效果,借鑒了中國工筆繪畫優秀的表現技法,形成了既有中國畫氣派,又不失中國陶瓷特色的藝術效果。
2、清代粉彩瓷牡丹紋飾與幾種典型動物紋飾的組合形式及特征
2.1、與蝴蝶的組合
花蝶裝飾是清代瓷器裝飾的主要題材之一,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裝飾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構圖的不同則是形成差异的一大原因。“康熙朝的構圖簡單明了,多為平均分布。雍正朝的構圖疏朗有致,借鑒了中國工筆畫的構圖形式,乾隆朝的構圖則繁而有序,以圖案性的構圖為主。”經過比較研究發現,清代粉彩牡丹與蝴蝶組合時的特征有:
2 .1.1、康熙、雍正構圖簡明,乾隆構圖逐漸變得繁復
康熙,雍正時期的粉彩瓷中,牡丹與蝴蝶組合時,構圖簡明有致。如圖一:雍正粉彩花蝶紋盤。采用s形構圖,蝴蝶位于s形上半部分,牡丹位于s形下半部分。畫面中似乎有一條無形的曲綫牽引着觀者的視綫,使之始于蝶而止于花,但給觀者帶來的藝術感受却并未隨着視點的終止而停滯,而是向着更深遠的意境追尋,仿佛s形在無限延續與展開。同時,在這條曲綫上,匯集了畫面的主與次,整體與局部,其中牡丹花和蝴蝶是主,枝和葉是次。花蝶的位置醒目,突出了畫面的主題。枝葉處理“密中有疏,疏中有密”,大面積枝葉為整體,小面積的為局部,層層遞進。形成了疏密對比和主次對比。這種主次分明,簡明雅致的藝術特點也是后朝所無法比擬的。
乾隆時期,花蝶組合構圖逐漸向圖案裝飾發展,陷入了精工細作、華麗繁復的境地。嘉慶時期直至晚清,由于清王朝的逐步衰落,瓷器的生產也隨之衰落了,藝術價值也未及前朝。
2.1.2、注重牡丹與蝴蝶的關系
清代粉彩牡丹紋飾與蝴蝶紋飾的組合,通常以寫實的手法繪制折枝牡丹和蝴蝶,色彩柔和且富有變化。牡丹紋飾常由器物底部向上展開,蝴蝶多繪于器物的上半部,所以常給人以向上之勢一一牡丹的生長之勢和蝴蝶的欲飛之勢。這種向上之勢使静止的畫面蘊涵着一股動感:晝面是静止的,但畫中之物給人的感覺則是運動着的,不禁使人有了“蝶戀花”,“花欲語,烏欲飛”的聯想。而在這種聯想中,牡丹花與蝴蝶又是融為一體的一一牡丹因為蝶飛而分外嬌艷,飛蝶因牡丹而分外生機。二者仿佛一對知己,還未遇及,已經知道了對方的“思緒”。逭正體現了牡丹與蝴蝶的既為彼此,又為統一的關系。
2.1.3、注重紋飾與器型的結合
清代瓷器的造型繁多,粉彩牡丹紋飾與蝴蝶紋飾組合進行的裝飾常見于碗、盤、瓶等器物上。
在裝飾碗的時候,牡丹紋飾的展開充分考慮到與碗型的結合。牡丹紋飾常由碗底向上展開,多作為主體裝飾在正面,枝葉中的一枝從正面展開,向背面生長,從任何角度的平視效果中,都能感受到碗的上大下小與牡丹紋飾的前寅后虛,上疏下密相關聯,營造出紋飾與器型完美結合的效果。例如:圖例二:雍正粉彩花蝶紋碗,瓷胎潔净秀麗,造型優美。可以看出,紋飾的構圖成上疏下密的布局,牡丹紋飾裝飾于一側,蝴蝶紋飾裝飾于另一側,使得紋飾既整體又不失活力。
在裝飾盤的時候,當牡丹紋飾繪于盤心部位時,盤的周邊留白,并不與過多的邊飾結合,既突出了主體部位的主體紋飾,又使畫面的藝術效果更加的純粹精煉。當牡丹作為邊飾時,盤的中間部位裝飾蝴蝶紋飾,此種構圖方式使蝴蝶更加靈動,仿佛蝴蝶在猶豫到底哪枝花朵可供自己停留。此種靈動的產生,是以瓷胎的大量留白為基礎的。
2.2、與烏的組合
在清代粉彩瓷器中,與牡丹組合的鳥類常見有:白頭翁,孔雀等。而且多裝飾在體積較大的器物上,如:花盆、瓶、筒、罐。經過比較發現,清代粉彩牡丹與鳥組合時的特征有:
2.2.1、構圖多采用折枝牡丹,花多鳥少
當牡丹與鳥組合時,多采用折枝牡丹,花朵數量多且飽滿,主體部位的花朵鮮艷碩大,枝葉比與蝴蝶組合時更加茂盛,形成一片花團錦簇的效果。在主體花朵的周圍,多配有一只鳥,或立于花枝之上,或展翅欲飛,或正在尋覓花枝停息,以花的繁茂和烏的生機感動觀者。如圖例三:光緒粉彩牡丹白頭翁紋花盆,畫面為一對白頭翁栖息于牡丹花枝上。牡丹左右各一枝,中間花枝上的白頭翁機敏靈巧,向着同一方向注視,似乎被右側牡丹的盛開所吸引。旁題詩句:“富貴綿綿到白頭”。
2.2.2、注重牡丹與鳥的搭配
牡丹紋飾與鳥的搭配有許多方面:構圖的搭配、色彩的搭配等。
在構圖上,有一株牡丹與一只烏的搭配,也有一叢牡丹與多只烏的搭配,一般左右分配二者,形成上下,疏密對比。牡丹紋飾花頭的朝向多焉向左或向右,鳥則與牡丹面對或同一個朝向,給人以花烏在對語交流或
共同期盼遠方、未來的聯想。在色彩上,牡丹紋飾的顏色多為觀麗的紅色,鳥則色彩較深,但變化豐富,形成與花的色相、色階的對比。同時,鳥羽也在色彩上與牡丹葉的綠色相呼應。這樣這種構圖、色彩上的對比和統一,一方面給觀者的視覺衝擊力强;另一方面則形成較强的藝術感染力。
2.3、與鷄的組合
明成化時期出現的鬥彩鷄缸杯,將鷄與花卉組合裝飾在同一畫面上,后朝也争相仿制。當清代的工匠們將這一主題運用粉彩再次表現時,則呈現出粉彩鮮艷奪目的藝術效果。清代的牡丹紋飾與鷄紋飾組合時,主要存與雉鷄的組合和與公鷄的組合。它們的組合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
2.3.1、構圖上多采用半景式構圖
由于粉彩技法的特點,使得粉彩畫與工筆國畫聯系緊密。構圖上也借鑒了國畫“半景式構圖”的方式。當牡丹與鷄組合時,畫面中并非是二者的共處,更多的加入了山石、人物、其它花卉等。這也使得畫面的內容豐富。如圖例四:乾隆粉彩鷄雉牡丹紋天球瓶,構圖十分飽滿,繪有山石、錦鷄、牡丹、桃花,畫面生動艷麗,錯落有至。兩只錦鷄在高低出落的山石上停歇,牡丹花、桃花圍繞在山石和錦鷄的周圍競相開放,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2.3.2、畫面主次對比統一
在構圖上牡丹多作為畫面的主體紋飾,由于鷄的加入,畫面形成了主次的對比。在色彩上的對比統一:牡丹紋飾設色鮮艷,富于變化,而鷄的裝飾色彩更加豐富,與牡丹紋飾形成了對比。然而,在豐富的色彩變化中,鷄紋却色多而不亂,與牡丹紋完美的統一在一副畫面上。這種符合視覺規律的安排,自然給人以感性的愉快和理性的滿足。
2.4、清代粉彩牡丹紋飾與動物紋飾組合的美感特征
以上是清代粉彩牡丹紋飾與幾種典型動物紋飾的組合特征,在考慮到這些特征中的共性時,不難發現以下牡丹紋飾與動物紋飾組合時的美感特征:
2.4.1、意——意境美
清代粉彩牡丹紋與動物紋組合裝飾的瓷器,它們的意境是美好的。當欣賞精美的牡丹紋裝飾的瓷器時,我們被帶入了那逼真物象背后所蘊藏的深邃的精神空間,讓我們在精神上得到愉悅和滿足,這就是對其意境美的最好解釋。
首先,意境的營造是瓷工借助粉彩的表現力,對牡丹、蝶之美的瞬間捕捉,并流于筆尖,進行創作時表現出來的美,這種美是我們在平日忙碌的生活中所忽視的,也是我們內心深處所向往的。瓷工借助對牡丹和動物的描繪,表達自身對大自然的情感,并把這種情感傳達給他人。當我們欣賞一件優秀的藝術作品時,這種對美的向往被充分調動起來,我們感受到自己更接近自然,更接近自然之美,而不自覺的抒發了自己的情感。
其次,清代粉彩牡丹紋飾與動物紋飾的不同組合具有不同的涵義,而這些涵義都寄托了美好的願望。牡丹花是富貴的象征,因此有“富貴吉祥”的意思。當與動物紋飾組合時,又產生出不同的涵義,如:蝶音同“耋”,表示“長壽”,與牡丹組合時,則表示“富貴長壽”。與烏中的白頭翁組合時,象征着“白頭富貴”。牡丹與鷄組合時,因為公鷄頭頂的紅冠與“官”同音,則表示“官高富貴”的含義。圖例五:乾隆粉彩鷄缸杯。營造出優雅富貴的氛圍,這種“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用意,充分表現了當時統治階級祈求“國泰民安”、“福壽康寧”的美好願望。
結語
通過對清代粉彩瓷牡丹紋飾與幾種典型動物紋飾組合的研究,總結出他們的裝飾特征: 牡丹與蝴蝶組合時,康熙、雍正構圖簡明,乾隆構圖逐漸變得繁復。并且注重牡丹與蝴蝶的關系一一牡丹與蝴蝶相互吸引的統一關系。而且注重紋飾與器型的結合,器型作為紋飾的載體,突出了紋飾的特點和美感,吻合器型的紋飾同樣能够為器型增輝。他們是互相促進的關系。牡丹與鳥組合時,構圖多采用折枝牡丹,花多鳥少。花多,則繁茂;烏少,則生機。他們在構圖上、色彩上的對比和統一,使表現出的牡丹與鳥更加豐富、和諧。牡丹與鷄組合時,構圖上多采用半景式構圖,不僅畫面豐富,更將牡丹的富貴和鷄的祥瑞表現的更加充分。然而,豐富并非雜糅,主次、色彩的對比統一使得畫面雅致又有序。
總之,牡丹紋飾與動物紋飾的組合裝飾特征,是通過對牡丹和動物的精彩描繪來體現意境之美的,是以對比統一為原則的,是以陶瓷粉彩技法和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基礎的。本文通過對清代粉彩瓷牡丹與動物組合紋飾特征的研究,促進這一領域更全面深入研究,使之趨向系統性、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