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全部
  • 文章中心
  • 了了亭商城
  • 陶艺词典
  • 影视中心
  • 拍卖指数
  • 网站首页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器款识图库
  • 藏品鉴证实录
  • 陶瓷视频库
  • 陶瓷拍卖指数
  • 艺术家黄页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 了了亭商城 】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其他
  • 民国瓷
  • 建国后
  • 太少红狮
  • 茶壶专篇
  • 桃花美女图案篇
  • 晚清-民国瓷瓶篇
  • 笔筒、帽筒类
  • 盘形、碗类
  • 罐类
  • 杂件类
  •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 大师电话黄页
  • 教授电话黄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 补充栏目
  • 陶瓷300问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 雕塑
  • 青花
  • 斗彩
  • 粉彩
  • 新彩
  • 釉里红
  • 颜色釉
  • 古彩-五彩
  • 综合装饰
  • 现代陶艺
  • 周国桢(教授)
  • 戴荣华(国大师)
  • 王恩怀(国大师)
  • 汪桂英(国大师)
  • 陆如(国大师)
  • 吴锦华(国大师)
  • 宁勤征(国大师)
  • 郭文连(教授)
  • 王安维(教授)
  • 彭竞强(省大师)
  • 袁世文(国大师)
  • 戚培才(国大师)
  • 戴玉梅(国大师)
  •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 李一新(省大师)
  • 王秋霞(省大师)
  • 秦胜照(省大师)
  • 李磊颖(副教授)
  • 刘乐君(副教授)
  •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 陈庆长(老艺术家)
  • 杨杰 麻晓武(高工)
  • 吴伟明(高工)
  •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 李云峰(高工)
  • 胡达民(高工)
  • 徐国明(高工)
  •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 赵坤(高工)
  • 张万莲(高工)
  •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 王静(院校老师)
  • 李申盛(高工)
  • 汪则东(高工)
  • 蓝磬阁
  • 王金泉
  • 江龙(高工)
  • 刘远长雕塑作品
  • 网文转载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陶瓷艺术家
  • 仿古陶瓷精品

关闭会员登录

  • 登录
  • 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艺术文章中心>>陶瓷艺术研究>>综合陶瓷艺术研究>>正文内容

談宜興與景德鎮現代陶藝成型方式的异同

作者:廖賽超 来源:东方艺林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5日 【收藏】【查看评论】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更多

        (景德鎮陶瓷學院  江西  景德鎮333001)
摘  要:宜興與景德鎮這兩個以陶瓷而著名的城市,發揮着它們在陶藝世界中的不菲價值,一個被世人稱為“陶都”,一個則是“瓷都”。陶與瓷在歷史的發展中不斷成長,它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再運用上它們各自不同的地質資源,發揮出了中國陶藝的文化本色,兩地的創作者也充分
繼承與發揚了中國陶藝的傳統文化,演繹出了屬于中國人的文化風格特點及現代陶藝作品。
關踺詞:成型方式    陶藝制作    异同點

    引言
   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 傳統與現代陶藝審美追求的最大差异是由于傳統陶藝在工藝、材料和傳統的審美理念已經形成非常獨立的體系,并達到頂峰;而現代陶藝在注重工藝技術上可謂是錦上添花,各個有陶藝特色的地方都結合了過去傳統的陶藝制作手法,相互學習,輪回貫通,共同進步,把中國的陶瓷藝術又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并且隨着朝代及制陶技術的演進,陶瓷品在人類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實用的價值,同時因為文化的演變,陶瓷漸漸成為一項重要的藝術文化,多樣化的風格及不同的型態用途,所代表的是人類審美觀及生活品質的改變。
    一、宜興與景德鎮兩大歷史名城的文明發展
    盡管因時代、地區或民族的差异,由于其他條件的種種影響,陶器的形式、風格發生過多樣變化,也各自產生了很多特點,但却都表達着自己的時代精神.宜興與景德鎮都是聞名于世界的陶瓷藝術名城,他們都有着深厚悠久的歷史文化。世界上陶瓷的發源地在中國,而中國陶瓷的古都則在宜興,被譽為“陶都”。宜興陶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宜興的先民便發明了陶器。宜興以紫砂壺最為出名,宜興的紫砂壺不僅聞名全國,而且還大量出口海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南宋時,宜興紫砂陶就在國際上有了聲譽,并為西方著述家所重視。宜興紫砂的聞名不僅僅是因為它獨特的泥質及地域特色,還包括了它獨特的成型方式,宜興不單繼承了傳統的,捏打拍的手工成型手法,還引入了景德鎮傳統的拉坯手法,使宜興的紫砂更加享于海外。而隨着陶瓷藝術的發展,景德鎮陶藝的成型方式也悄然發生着變化。景德鎮陶瓷蜚聲于古今中外,不僅是古陶瓷基地,也是現代瓷都。景德鎮素有“瓷都”之譽,景德鎮作為中國陶瓷文化的中心,千百年來已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創造方法、獨特的民族形式、獨特的工藝技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而現在景德鎮瓷器的成型方式也從原來傳統的手工拉坯逐漸引入了泥條盤築,泥板等手工成型方式。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藝術創造,在任何時候都不是凝固的,而是處于不可遏止的發展狀態之中,因此兩地的陶瓷藝術地位正在不斷的提高。
    二、宜興與景德鎮兩地不同的地質特征及成型方式
    1.宜興陶土的地質特征及過去傳統的成型方法
    宜興陶藝是集陶瓷工藝和器皿造型、雕塑、繪畫、書法、文學、金石藝術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宜興以壺出名,而壺則以紫砂為基礎。宜興紫砂由于其得天獨厚的泥質和它具有其它瓷器無法比擬的優點而馳名中外,-其原因在于紫砂泥岩系粉砂質泥岩粉砂結構,成基底式膠結。岩石主要有膠結它的粘土礦物組成,石英碎屑孤立地分布在膠結物中,這種結構的泥料經陶工在坯體用“拍子”,“明針”反復輕輕拍打、來回精細刮平等工序,在外力作用下,使泥中的分子排列有序,坯體表面縝密細膩,更富韌性,充分發揮出紫砂泥的肌裹效果與特點。宜興過去傳統的成型方法大部分分為:
    a.泥條盤制法泥條盤的制法是陶藝成型技法中最為方便、造型表現力最强的技法之一。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如圓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用泥條盤制法制作陶藝,一方面是泥條可以自由地彎曲與變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較復雜的、不太規整的、較隨意的陶塑,再者就是它能够保留泥條在盤築時留下來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盤旋的紋理,當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
    b.泥板成型法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狀,來鑲控制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這種方法在陶藝制作中運用廣泛,變化豐富。傳統的紫砂器就是用泥板成型來制作的。泥板的厚度隨器物制作大小而定,但應注意泥板的厚度要均勻。
    c.  徒手捏制法徒手捏制可以最直接地表達作者的手法和構想。
    2.  景德鎮瓷泥的地質特征及過去傳統的成型方法
    景德鎮地區的制陶業“始于漠世”,東漢約公元25 - 220年,此時的陶器“質甚粗,體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邇俗粗用”,并不遠銷。五代時的景德鎮以為南方最早燒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從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壟斷局面和“南青北白”的格局,對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對于元、明、清瓷業的發展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直到明代景德鎮才得以瓷都定位,景德鎮制瓷業有更多更重要的發展,已是“天下客器所聚”。景德鎮自然資源豐富,地域偏僻,很少戰亂。自漠以來,陶瓷業未因戰亂而中斷,甚至在戰亂中得到發展。而景德鎮過去傳統的陶藝制作手法,多以手工為主,以拉坯為代表,拉坯是靠輪盤轉動,利用雙手擠,壓,拉,的力量,使鈎泥變正自己要求的器物,此種方法可干變萬化。拉坯,首先將泥干拍萬打后再雙手反復揉搓,排出泥中之氣體,增强瓷泥的韌性和柔順程度,揉成泥柱后,雙手抱泥,對准輪心定泥,使泥和輪盤同心轉動。將泥柱拉成要求的器物尺寸后,干燥,待可修整時進行修胚,修胚時應保持原有器物的綫條流暢,表面光滑,修整完畢進行烘干。
    三、宜興與景德鎮兩地現代陶藝成型方法的融合作用
    1.宜興運用景德鎮的成型方法所表現出的陶瓷藝術

    在2006年的一次民族考察中,我曾經去過宜興,并  參觀了許多宜興本土的作坊以及宜興博物館。其中,有許多外國大師的作品引起了我的注意,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些作品,結合了景德鎮傳統的制作手法與成型方式,比如:拉坯,上釉等…再運用宜興獨特的紫砂泥,做出了許多令人驚嘆的作品。
    2.景德鎮運用宜興的成型方式所表現出的陶瓷藝術 在景德鎮的一些陶藝大師中,也出現了許多與宜興陶藝的共鳴之處,如姚永康老師的作品,他運用了宜興傳統的捏,打,拍等制作手法,運用景德鎮所特有的瓷泥,塑造出了許多令人難忘的作品。同樣的手法,還表現在老師金文偉老師的作品中,作品中的肌理等充分表現出了,陶藝的表現需要結合許多不同的方式,輪回貫通,需要吸取好的經驗與靈感來表現。
    四、立足融合宜興與景德鎮兩地的成型方法的
  各自地域特色表現成型方法表現出宜興當地的地域特色宜興紫砂壺聞名于海內外,它有名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做工精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宜興獨特的紫砂泥。紫砂泥的材質特點,歸結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l、可塑性好。2、干燥收縮率小。3、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它原料就能單獨成陶。
    4、紫砂泥土成型后不需要施釉,它平整光滑富有光澤的外形,用的時間越久,把摩的時間越長,它就會發黯然之光。這也是其它質地的陶土無法比擬的。
    宜興的許多大師也開始采用了景德鎮傳統獨特的拉坯手法,對宜興陶泥進行塑造,使作品既具有了景德鎮陶瓷手工成型的特點,却又帶有它本身的地方特色。比如宜興陶藝大師葛軍,,他的作品采用了景德鎮陶瓷的成型方法拉坯,但是由于泥性的不同,加入肌理裝飾后,效果也十分獨特, 這正是由于宜興獨特的陶土性質所形成的。
    2.  成型方法表現出景德鎮當地的地域特色
    如今的宜興與景德鎮在創作手法上出現了許多的相似之處,互相取長補短的來表現陶藝的魅力,但是,在成型方式等相互接近的同時,他們依然都帶有它們的地方特色,比如,景德鎮瓷器;無論是在泥性,燒溫,上釉以及裝飾上,都充分發揮着它的獨特個性。比如姚永康老師的作品《世紀娃》以及《母柱》。他所運用的手法都采用了宜興傳統的泥片相接,泥條盤築的成型方式,再加上景德鎮傳統的釉料青釉裝飾以及景德鎮瓷泥獨特的性質所表現出了只屬于景德鎮的陶藝美。后期的景德鎮還出現了印坯,翻模等制作手法,許多大師都還采用了泥條盤築與拉坯相結合的方式,運用景德鎮獨特的泥質制作出了許多精彩的作品。
    結  語
    從現代陶藝誕生之時就與古典陶瓷藝術劃清界限,但現代陶藝繼承了古典陶瓷藝術的獨特氣質與魅力,如凝聚了泥土的深沉,水的靈氣,氣的飄逸,當然最為壯觀的則是融合了火的激情與洗禮,鑄就永恒亦或死亡就在這熊熊烈火的洗禮之中。現代陶藝最終擺脫了古典主義思想帶來的審美桎梏。對古典主義審美僵化及各種工業化、機械化帶來的麻木,運用眾多現代主義的觀念和審美需求進行反思和重構人性之光。從而起到了一種審美導向的作用I現代陶藝已不僅僅只是作為一種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工藝美術而存在,也不是僅僅“實用”、“美觀”、“經濟”、“大方”的觀念便能涵蓋得了的。它已經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形成廣泛的參與到現代藝術運動中,成為藝術家表達自己的觀念,進行文化批判的利器。現代陶藝也充分發揮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各地陶藝發展相互學習,又發揮出了它們各有的地方特色,充分表達了現代陶藝家對中國陶藝的熱愛,現代的中國文化離不開這些陶藝家們的創作體會,與創作靈感,把中國的陶藝推向一個新的頂峰。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在學習中國陶藝的同時,也應該多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

參考文獻:
[1]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M]上海:東方出版社  19 85  ’[2]鐘國文,《現代陶藝的個性體現》[J]<中國陶瓷)2001年第2期[3]余秋雨,《藝術創造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4]李龍生,《藝術設計概論》[M]安徽美術出版社  2000 [5]白明,《世界現代陶藝概覽》(第l版)[M]江西美術出版社  1999


   參考文獻
[1]丁佳清、寧剛,《論雍正粉彩花蝶裝飾的藝術特征》[J]《藝術理論> 86、87頁
[2]菜毅著,《清代粉彩瓷識真》[M]江西美術出版社2005年6月[3]南京博物院編著徐湖平主編《中國清代官窖瓷器》[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
[4]鐵源著,《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下)》[M]朝華出版社2005年1月[5]李宗揚、邱東聯著,《中國歷代瓷器圖鑒》[M]湖南美術出版社2003年10月
[6]馬希桂、熊寥,《官窖名瓷》[M]山東美術出版社2005年1月[7]熊寥、熊寰,《中國歷代瓷器裝飾大典》[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年8月


 


  • 上一篇:淺談當代中國女性陶藝家作品精神内涵
  • 下一篇:論清代粉彩瓷牡丹與動物组合纹饰特征

最新图文

  •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釉“宝玉系列”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艺术家赵坤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艺在陶瓷新彩绘画上的表现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李申盛新创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日常和其他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粉墨”彩陶艺家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 网站导航 | 代购服务 | 版权申明 |

“了了亭”你身边的收藏顾问 联系方式: jdzmc@vip.163.com   0798-8220952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了了亭地址:景德镇市中心莲社北路109号 [名仕嘉苑]10-8号 门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10 http://www.jdzmc.com   http://www.jdztc.com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