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全部
  • 文章中心
  • 了了亭商城
  • 陶艺词典
  • 影视中心
  • 拍卖指数
  • 网站首页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器款识图库
  • 藏品鉴证实录
  • 陶瓷视频库
  • 陶瓷拍卖指数
  • 艺术家黄页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 了了亭商城 】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其他
  • 民国瓷
  • 建国后
  • 太少红狮
  • 茶壶专篇
  • 桃花美女图案篇
  • 晚清-民国瓷瓶篇
  • 笔筒、帽筒类
  • 盘形、碗类
  • 罐类
  • 杂件类
  •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 大师电话黄页
  • 教授电话黄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 补充栏目
  • 陶瓷300问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 雕塑
  • 青花
  • 斗彩
  • 粉彩
  • 新彩
  • 釉里红
  • 颜色釉
  • 古彩-五彩
  • 综合装饰
  • 现代陶艺
  • 周国桢(教授)
  • 戴荣华(国大师)
  • 王恩怀(国大师)
  • 汪桂英(国大师)
  • 陆如(国大师)
  • 吴锦华(国大师)
  • 宁勤征(国大师)
  • 郭文连(教授)
  • 王安维(教授)
  • 彭竞强(省大师)
  • 袁世文(国大师)
  • 戚培才(国大师)
  • 戴玉梅(国大师)
  •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 李一新(省大师)
  • 王秋霞(省大师)
  • 秦胜照(省大师)
  • 李磊颖(副教授)
  • 刘乐君(副教授)
  •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 陈庆长(老艺术家)
  • 杨杰 麻晓武(高工)
  • 吴伟明(高工)
  •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 李云峰(高工)
  • 胡达民(高工)
  • 徐国明(高工)
  •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 赵坤(高工)
  • 张万莲(高工)
  •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 王静(院校老师)
  • 李申盛(高工)
  • 汪则东(高工)
  • 蓝磬阁
  • 王金泉
  • 江龙(高工)
  • 刘远长雕塑作品
  • 网文转载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陶瓷艺术家
  • 仿古陶瓷精品

关闭会员登录

  • 登录
  • 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艺术文章中心>>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大师、教授>>大师>>正文内容

昌水瓷韵-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李进

作者:任碧佳 来源:陶瓷研究 发布时间:2005年02月26日 【收藏】【查看评论】



一泓清澈的昌江水,从安徽祁门的大洪山蜿蜒而下,在景德镇穿城而过,沿途犹如一架摄象机,记录了农夫的桑茶,陶工的窑火。

昌江是海上瓷路的起点,是瓷都人的母亲河,是众多陶艺家魂牵梦萦的生命线。“魂兮归来,凤凰翔之”。

《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是座艺术丰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进(画名李峻)既非家学渊源的陶艺世家子弟,又非美术专科学校的学生,他从学徒始,经历30年的陶瓷艺术生涯,终得跻身其上,实属不易。成功的面前充满着鲜花和赞美,欢欣和羡慕,但有谁看到成功后面沿着昌江溯流而行的艰苦小路呢?!

一

生命运动的过程中,要经历许多的偶然和必然,必然之因可生偶然之果,必然之果也可以能来自偶然之因。一连串的偶然机遇,把这位生长在武夷山下偏僻小镇的少年李进,引进了陶瓷艺术的殿堂。

1955年,李进15岁,15岁是花季的年龄,可他却无法享受这花季的温馨和甜蜜。父亲早故,家庭贫困,使他离开出生的故土,投靠遥远景德镇的舅舅以谋生路。“谋生”这两个字,对李进来说的确是残酷的。15岁的年龄,3年私塾的学历,单薄瘦弱的身体,能开拓出一条什么样的生活之路呢!面对茫茫的未来,他感到无限的迷茫惆怅。但他还是只身登上了旅途。

他舅舅是位朴实忠厚的老工人,看见长大了的外甥,内心很高兴,同时又担心,这瘦小的躯体,能承受生活劳动的重压吗?一天,他发现闲着无事的李进在画画,而且还煞有介事的一画就是半天。对!让他学画。可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找谁呢?党!人民政府!翻身工人对党和政府有诚挚的爱和信任,坚信人们政府会为人民解决问题。于是,舅舅写了封信,附上李进的画稿寄给市政府。三天后,来了位吴同志,找到他舅舅说:“我是市政府的干部,看过你们的信和画,现在请作画人去现场作画。”这可把李进吓坏了,说什么也不肯去,他哪知道这在他的历史画册上将是关键的一环呢!他舅舅又劝又逼,硬是把他拉到了市政府群众接待室。吴同志让李进坐下,给了他纸笔和一本连环画。这时,他的画桌旁已站满了观看的人,李进紧张极了,低头作着,动也不敢动一下,待拿起笔,他才平静下来,就象演员上了舞台一样,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什么都忘了,只知道专心致至地画下去,一张志愿军擦炮弹的画很快就画完了,突然,一只温暖的手摸着他的头,李进这才发现身旁站着一位瘦长的中年人,他和蔼地说“小鬼,画的不错。”几天后,那位吴同志又来了,一进门就高兴地说:“李进,恭喜你啊!市长看了你的现场作画,说你画的不错。”“什么,市长?”李进和他舅舅惊诧的问。“怎么,你们还不知道?那天站在你身边,用手摸你头的,就是尹市长呀!他已推荐你去陶研所学画画,这是你的介绍信,明天就去报到。景德镇的名家都在陶研所,你去后可要好好学习啊!”李进呆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手中的介绍信上却盖着红彤彤的“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的公章,是千真万确的呀!李进流下了眼泪,但这是极度高兴的眼泪。

李进进陶研所后,师从名家王大凡学画人物。当他在窗明几净的工作间占有一张宽大的画桌和全套的绘画工具时,就像一个乞丐一夜间变成富甲天下的王子,简直兴奋的不能自己。从此,他就把绘画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只要一提起画笔,他就能够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自己,整个身心都沉浸在那线条和色彩的世界里。

李进从业老师王大凡,是珠山八友之一,也是国际金奖的获得者。他思想开明,艺术造诣深厚,乐于提携后进。启蒙遇良师,真是人生一大幸事,这也使李进步入陶瓷艺术界就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经过一段时期的勤奋刻苦学习,李进掌握了一定的人物画技法。为了开拓艺术领域,他又向刘雨岑、王步、章鉴等老艺术家学画花鸟、山水、动物等,从这些身怀绝技的老艺术家那里又学到许多陶瓷绘画技法的精华,从而为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批高等学校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分配来陶研所了。在开展各种绘画创作活动时,他们的油画、素描、水粉等给李进展示了一个新奇瑰丽的艺术天地。长期耳濡目染以线条表现对象的中国画的李进,看到油画,那艺术魅力可把他怔住了,比例准确的人体,逼真感人的情态、和谐统一的布局和自然景物,都在光的作用下产生一种贴切的主题、烘托人物的气氛。这完美的艺术载体是能承受所有艺术家的巨大创造力和他们的优秀作品的。面对这惊人、感人、迷人的绘画,李进又决心开拓他的新征程,开始学素描、油画、水彩画等。

写生是绘画训练的一种基本手段,又能收集第一手资料。李进迷上写生了,他不计地点的远近,时间的长短,不管自然界的风霜雨雪,不论生活上的饥饿冷热,出去一画就是一天。南山挺秀、昌江泛舟

,名山大川,村庄野店,冬雪寒江独钓、春雨润物无声,山山水水都化为他笔下一幅幅秀丽的画卷,也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李进工人物,要画出比例准确的人体,就必须画实物,人体模特好办,而人体骨骼就难了,因为景市无此实物和模型。怎么办?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一天傍晚,外出一天的李进满身泥土,笑容可掬地回到宿舍。看见他手中鼓鼓的拎包,同房好友问:“李进,你又搞到什么宝贝了?”李进诡秘的说:“你猜猜。”“是树根?”“是命根!”李进笑着打开包。“妈呀!”好友吓的简直要昏倒,是一个骷髅头!“我花了好多工夫才在水坑里找到的。”他还挺得意!“你搞什么鬼名堂,快扔掉!”“别逗了,这是我补课用的,补上你们在大学学的‘人体结构’一课。”李进说着就对着骷髅画开了......。

为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李进坚持自学。开始,他是生吞活剥式地阅读,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名著。他不但读了《中国陶瓷史》、中外有关绘画技巧方面的书籍;而且为了塑造神形兼备的人物,他还读完了《红楼梦》、《水浒传》,又阅读了《圣经》、《希腊神话故事》、《牛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等等,几十年如一日的自修,使他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二

在艺术的原野上,道路是在前进者的脚下生成的。守成者的前进轨迹是线的圆形运动,一周后又回到原地,开拓者前进的轨迹是线的直向运动,即使受阻转向,那艺术峰巅的巨大磁场又能吸引他直线运行着,向艺术的颠峰前进。李进就是位永远被艺术颠峰吸引而勇往直前的开拓者。

中国人物画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规范,这固定的艺术表现框架使艺术创作稍一不慎,就陷入雷同,特别是表现显实生活,那人物画的“十八描”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李进对次深感困扰。他想:能不能找到一种比传统粉彩更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呢?首先,他想把油画技法用于瓷画上,这是个大胆的设想,如果能成功,那将拓宽瓷画艺术的领域,增加一个新画种。但经过多次实验,失败了,因为绘画工具、颜料以及绘画方法的差异,无法统一这矛盾。他又试验把素描的技法用于瓷画,但效果也不好,不过他却悟出了一条道理:一种艺术经过历史的筛选,那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那就是因为它具有一种任何艺术都不能取代的特点,中国画、油画都是这样。传统艺术是祖国的宝贵文化遗产,要珍惜爱护它,但也不能墨守陈规一成不变,要兼收并蓄,借鉴其它艺术表现手段,吸其能够融和于瓷画的精华。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高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力。可是提高中国画的表现力的关键又在哪里呢?是线!对!一条线!“线”贯穿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艺术史,甲骨、钟鼎、篆、隶、正、草书法和绘画、金石都是从线而流出的,线有这样巨大的表现力,难道就单单在瓷画上无能没?不1不是这样。问题是,怎样提高使用线的能力?

艺术家大都偏爱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的作品看成是精美绝伦,无可挑剔的。李进却恰恰相反,他是个喜欢挑剔自己作品的人,他的作品从未一出定稿的,因为,他总感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所以,总是画完了,不满意,擦了又画;再不满意,画了又擦;就是在画了擦,擦了画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作品,直到自己较为满意为止。但他又从来没完全满意过,他总是面对自己又超越自己,以客观的态度审视和修改自己的作品,以期铸造更高格调更能表现自己风格的作品。

30年来,李进在寻觅、探索和捕捉中,总希望能把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心声和谐统一地融合于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创作出高格调的艺术品来。他刻意追求,不断拓展,终于使自己的作品能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走向瓷都画苑。当看到李进的人物画时,人们会强烈感到,那惜墨如金的用笔几乎达到吝啬的程度,如果再进一步欣赏它,就会发现那简洁洗练的寥寥几笔勾勒出来的却是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这种高度集中的概括,检验的就是他娴熟的技法和驾驭线条的高超能力。

在用色上,他更是大胆的摒弃传统作为装饰的浓重喧闹色彩,采用以黑白为主,以极少的其它浅色表现人和物,籍瓷器晶莹的本色作为人的肤色、服色和背景色,因而给人以素洁、淡雅的美的享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坚决冲出了传统仕女画的束缚,彻底清洗那妩媚娇羞唯美的画风,继承不求形似、而重于意境和神韵的传统,以敏锐的洞察力透视人物的心灵世界,深入剖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世界和心理状态,深刻地理解人物情感的生成和发展,经艺术构思,再以娴熟的技法,把人物以视觉形象展示于洁白的瓷器之上。

《黛玉葬花》是李进的代表作之一。它突破了旧的程式,创作出了一幅清新、优美、感人的瓷画。他摒弃了大观园的曲栏、亭榭、树木、花草,而以一块太湖石和三根小草为背景。这有利于人物的刻画,使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忧郁惆怅心情跃然瓷上。在色彩的处理上就更具匠心,一反传统粉彩人物画的华丽喧闹色彩,而采用淡雅、幽冷凝重和深沉的色调。林黛玉的面部和衣裙都是瓷器的本色,使作品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继而通过色彩的对比,使太湖石凝重深沉的黄灰、褐黑色和黛玉娴静淡雅、幽冷的黑、白、灰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形象性格的刻画起深化作用。

《杜十娘》是李进的另一幅创新力作。它以新颖的立意、奇特的构图、怪异的布局而获得人们的青睐。首先,他突破传统的定势思维,把“船上投江”改为“水中沉江”,拓展出一个新的表现田地。这时的杜十娘是情如死灰,心似枯井,无所惧也无所求,只希望摆脱这丑恶世界,得到永恒的解脱。所以她的表情是平静、安详、泰然的。画面以白、灰、黑三色为基调,烘托出杜十娘泰然而去的情态。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杜十娘飘散的头发和舒展的身体在缓慢地下沉。身体上方敷以浅色、水底则深色,使画面产生水的质感和人体下沉的动感,成功地达到以物寄情的渲染和烘托作用。

李进还成功地塑造了其他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水仙》的高洁素雅、《李慧娘》的幽冷压抑、《钟馗》的威严狡谐、《李白》的清逸飘洒等等;他还画了许多花鸟、动物、山水、有《八骏图》、《月夜图》、《涛声》、《鹿鸣》等等,以上作品或在全国、省、市艺术陶瓷评比中获各类奖、或参加出国作品展出、或被学院、博物馆收藏;他的油画、国画、水彩画作品也曾在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奖。

三

李进性格爽直、率真、朴实和憨厚。他不善应酬、少交际、不求闻达、淡于名利。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刷神州大地,也冲进了艺术的象牙塔,艺术品也商品化了。在金色的诱惑面前,李进依然故我地埋头作画,他说他是为了艺术而画,不为金钱作画。有一次,两位侨胞慕李进之名,买了他创作的画盘。但在车子启动时,盘子不慎被敲碎。两位侨胞急疯了,他们不是心痛钱,而是痛心艺术品的丧失。他们抱着试探心情问李进有什么弥补的办法?李进爽朗地一笑,答应马上给予复制,并且分文不取。两位侨胞后来拿到复制的瓷盘后,高兴得不得了,他们说:“当盘子摔碎时,我们的心也碎了,是你缝合了我们的心,你是位真正的艺术家。”

1991年李进参加了“北京国际陶艺研讨会”,他深深地感到,我国在制陶上,有着极其灿烂的历史,但是,由于十几年来的闭关自守,以及思想上的束缚,我国与国际陶艺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于是,他一头钻进陶艺的创作中,决心搞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陶艺作品参加国际大赛,为国增光。他创作的陶艺不仅有器型上大胆的突破,在陶瓷材质上也有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以国画线描为主,兼以西画色彩为辅的新的艺术视觉冲击力,在国内外陶艺家引起强烈的反响。……

昌江静静地向南流逝,但它永远滋润着次都人的心田,昌江默默地向海洋奔去,但它永远承载着陶艺家的瓷魂。


  • 上一篇:瓷都史上的刘家父子·记刘雨岑暨其独子刘…
  • 下一篇:匠心独运、妙手天工-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最新图文

  •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釉“宝玉系列”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艺术家赵坤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艺在陶瓷新彩绘画上的表现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李申盛新创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日常和其他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粉墨”彩陶艺家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 网站导航 | 代购服务 | 版权申明 |

“了了亭”你身边的收藏顾问 联系方式: jdzmc@vip.163.com   0798-8220952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了了亭地址:景德镇市中心莲社北路109号 [名仕嘉苑]10-8号 门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10 http://www.jdzmc.com   http://www.jdztc.com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