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润生,1952年生,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交通大学海派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上世纪70年代进修于浙江美院。先后在景德镇展览馆、群艺馆、国家用瓷办公室从事专业美术及陶瓷美术创作四十余载。其作品青花斗彩《硕果累累》、釉里红《晨曲》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情趣》被日本恩卫博物馆收藏。青花釉里红《长寿图》在人民画报“走向世界的”发表。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到日本、美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亚等国参加世界博览会,并担任主体设计,其展出的作品被收藏家收藏。
瓷器:记者 张钧和
与众多景德镇本土陶瓷艺术家相比,程润生的从艺路有些特别。他既非科班出身,也不是自幼学徒。他下乡当过知青、搞过美术创作、从事陶瓷创作组织工作、策划过陶瓷展览,这一项项履历,似乎和从事专业陶瓷艺术创作有些距离,但正是这些不平凡的经历,让程润生深刻体会到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让他一步一步投身于陶瓷艺术创作,成就了其精彩的艺术人生。
(一)
1952年,程润生出生于景德镇,父母都未从事陶瓷工作。程润生轻触陶瓷艺术,是在他下乡当知青的时候。1968年,程润生下放到浮梁县江村公社(现为江村乡),和他一起下放的还有朱乐耕教授等人,那时,程润生当知青排长。
每当放假回城,程润生总爱到朱乐耕家玩,因此,常看到朱乐耕的父亲朱明画瓷。程润生被朱明的瓷画所吸引,偶尔趁朱明不注意,也拿起画笔,在瓷胎上好奇地涂上几笔。有一次,被朱明看到,朱明大喊一声别动,程润生以为自己要挨骂,没想到,朱明接着其“涂鸦”的地方,画成一幅完整的画。原来,朱明发现程润生涂的几笔很有感觉,激起了他继续创作的激情。
更让程润生没想到的是,三年后,居然拿起了画笔,但这支画笔不是画陶瓷的,而是搞起了绘画创作。1971年程润生返城,到了景德镇革委会展览馆工作。当时,展览馆集中了一批全市优秀的艺术家,如张育贤、徐庆庚、张月圆、李林洪等人。也是从这时开始,他跟着他的美术绘画老师李林洪学起了设计。后来,程润生又到江西展览馆系统地学习美术,有绘画、油画、水粉和木刻,为他今后从事陶瓷艺术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览馆与陶瓷馆相邻,因工作关系,程润生经常到陶瓷馆参加活动,与办展的艺术家们学习交流,加上自己的勤学好问,程润生的绘画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这时,程润生才华和艺术天赋,被一个人偷偷相中,他就是陶瓷艺术名家张松涛。
张松涛是国家用瓷办公室主任。1979年,国瓷办需要进一个人,这个人不仅懂设计、精于绘画,而且思路活络,能现场根据客户要求快速设计图稿。于是他想到了程润生,并把程润生调到国瓷办。在一次广交会上,一个美国的大客商相中了景德镇的多款产品,但感觉离他理想中画面还有一定的距离,于是、他对带队的程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既要欧美风格,又不能丢掉中国的味道。于是,程润生凭着日常的经验积累,现场为这位大客户设计出了样稿,让客户大吃一惊,满意而归。
从国瓷办工作起,程润生策划组织了多次大型国际陶瓷展,为推动、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1981年,程润生和张松涛、秦锡麟等组织策划了景德镇陶瓷日本展,这是景德镇陶瓷首次在日本集体展出,展览在日本最大的百货公司高岛屋百货公司举行,展览的第一天,展品基本订销了,在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景德镇陶瓷拓开日本市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后10年,程润生每年组织到日本举办陶瓷展览。1983年在香港,程润生参加了“首届景德镇宜兴陶瓷名人作品展”,这是景德镇第一次以“陶瓷名人”的形式推出的展览,整个展览的作品收集、选定,程润生都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到日本、美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亚等国参加世界博览会,并担任总体设计。
(二)
在日常工作中,程润生深刻体会和领略到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魅力,并为其所深深吸引。工作之余,程润生醉身于陶瓷绘画艺术创作与研究。
“我受过美术基本功训练,有着一定的美术基础,再加上长期和陶瓷打交道,熟悉陶瓷工艺,所以,在陶瓷上绘画,做得得心应手。”说这话时,程润生的语气有些轻松,而这份轻松不仅来自于他的艺术积累和勤于钻研,更来自于其对陶瓷艺术的执著与热爱。
程润生艺术创作题材广泛,有山水、花鸟、走兽等。在陶瓷艺术的创作中,程润生追求工艺与美术的协调统一、造型与内容的协调统一,无论是粉彩,还是青花釉里红,其作品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他的粉彩,兼工带写,不拘一格。由此而形成了程润生自己的艺术风格。
“我喜欢写生,到大自然中寻找素材,然后在陶瓷绘画创作中,容进自己的思想和感悟。”程润生说,这样的创作,他不怕失败,因为每经历一次,都有艺术的提高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