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独家刊载』在“广阔天地炼红心”的1974至1976年间,他的美术爱好,第一次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敬,他成了大队、公社宣传栏的业余美术编辑,几张漫画、几个题图,使宣传栏增色不少。他的天赋日益被人所发现,乐港乡的干部们问他:
“小高,你怎么不去考大学?”
“雕虫小技,上不得大雅之堂的。”对此,他每每都是付之一笑。事情也就这样怪,说得人多了,人的胆气也会壮起来,几句鼓励话,就象几条小虫搅得他心痒痒的,使得他也跃跃欲试。
这一天终于来了。1976年下半年,全国陶瓷美术的高等学府--陶瓷学院恢复办学,按照当时时髦的做法,陶院的两位老师来到乐平县城招考,这时小高来说是个极大的喜讯。几个难眠之夜,他在床上辗转反侧,决心博它一回!
一幅山水国画,一幅现场速写,成了他打开高等学府“敲门砖”,他被录取了。 ·
他是幸运的,全县近百名考生,只录取了三名,而且他是第一个定下来的。
社会是公正的,路靠自己走,成长的大门在我们的国度里处处敞开着,只是“大门”的横批上都大书着这几个字:“有志者事竟成”。
从乐乎县乐港乡到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他象来到另外一个世界,手中捏弄的不再是黄泥巴,而是闻名于世的“高岭土”。在这座艺术的百花园中他开始了新的追求,象达.芬奇那样从画蛋开始,进行着刻苦的磨炼,孜孜不倦地吸收着陶瓷美术理论的滋润和培养。
三年的大学校园生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跟我谈起周国桢老师的创作课、尹一鹏、陈作芳老师的专业课、吴天保、丁千老师的基础课,他是那样的感怀;为了我们,有的老师住在一中,每天晚上,不管刮风下雨,都能赶到课堂授课,使他至今未能淡忘。
谈到十年的工厂创作研究生活,他多次谈到与刘远长老师的合作与指点,以及刘厂长对创作和生活的严谨态度,谈到工人师付的密切配合与协作。他很少谈自己,特别是自己的成功。
当我指着书架上《西游记绣像》、 “健美”朴克等一叠图画书问,这样都是搞创作用的吧?他才谈起他构思的一些情景:
-下一为了创作需要我尽可能地收集资料、研究历史,力求作品与历史吻合,
一一妻子和儿子都是我的模特,儿子一个调皮、天真的动作,我会用铅笔收他素描下来,妻子一个优美的笑,也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有时我要她“定格”,我以快速画下来;
一一还有一个模特就是我自己:每每构思人的喜,怒、哀、乐我都要自己先对着镜子做多次,有时构思作品时,晚上睡醒了想起了什么,我马上会起来画下来,惹得妻子说我是“老顽童”。
当代中国的雕塑艺术,是深深根植于人们生活之中的,创作的源泉在于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之中。高峰就这样踏着前人的足迹,不断开拓攀登。
有人说他没拜“山门”,没有正宗师傅。他说我的“山门”是雕塑瓷厂, “师付”是厂里的“正宗掌门人”,他们收下了我这个徒弟。这一点得到厂里的一致公认,因为他是给“山门”烧了“香”,磕了“头”、送了“晋见礼”的,
--有六件作品获“百花奖”、 “青春杯奖”等省市级的专业奖;10余件作品参加全国、全省的美术、工艺展览会,20余件作品为景德镇陶瓷馆所收藏,最近,他创作的《哈欠罗汉》为全厂唯一的作品送往洛阳,参加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并再次获奖。
--他参与刘远长厂长主持的庐山牯牛岭街心花园大型城市雕塑《牯牛》的设计制作,获得成功和好评,1988年,他作为骨干参加了大型组雕《水浒108将》的创作设计工作,这套气势恢宏,工程浩大的作品的成功,被许多报刊称赞为“陶瓷雕塑史上的一个创举”,并获得了市“百花奖”一等奖,他为此竭尽全力。
--1987年1月,第二届景德镇瓷名家作品展览在香港油麻地商场中国陶瓷精品中心举办,全市66位名家249件精品参加展出,他作为其中之一,有5件作5品:送往香港参展。 .
--1989年初,他与同学徐波联合在香港举办了个人作品展销会,共有1,40多件(套)作品进港展借,取得经济效益15万余元,作品《情趣罗汉》售价高达6万多港币一套,送去的几套全部销售一空,多为香掩收芷家所收芷。作品纹片釉《三个和尚》、’花釉《怀素罗汉》在香港《大公报》发表:专门作了介绍。 ’
--去年,50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来景德镇参观,在厂美研室参观时,他正在制作《东坡赏砚》,尚未完工,被爱尔兰驻华大使所看中,爱不释手,非买不可,经与厂方谈妥,大使留下地址,预付了贷款,作品完成后,邮寄给了这位大使,为景德镇,为雕塑瓷厂争得了声誉。
这便是一个虔诚弟子的对“山门”的回报,,他没有辱没“山门”,没有愧对景德镇雕塑艺术正宗掌门的人们对他的希冀、对他的重托。
他是“散花”金牌之正宗传人。
(三)
人生道路中的黄金时册,高峰没有虚度,他从抽象走向具象,从浪漫走向成熟、从一个“高峰”走向另一个“高峰”;现在他感到充实多了, “艺术并不是虚幻世界”。 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并不是他能捏弄几下坯土,更重要的是他能赋予作品以强大的生命力一一使作品受到社会各个层次人们的欢迎,,去占领市场。脱离市场的需求,:不被人们所喜爱的作品再高雅,也是不符合我们时代要求的。这便是他艺术观点之根本。
他在一篇发言稿中写道:
历史在发展,人们的审美性趣和观念都在变化,时代要求我们艺术更新,产品要更新。近两年来,我对传统产品试着继承和发展的探索,着力于东方艺术的传神、·含蓄的内在特征以及工艺美术的特点之一的趣味性,使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生动有趣,赋予时代气息,做到雅俗共赏。
创新,更新产品,就象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里的改-革一样,‘首先要解除长期以来旧的传统思想和习惯对我们的束缚,解放思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承前启后,但不舍本逐末,也不因循守旧,不能永远停留在美好的过去,而应着眼于美好的未来。
他的创作与创新就是根据于他自己理论认识的基础上。于是,在他的雕刻刀下了,一些在历史一直受到人们欢迎而又因长期千篇一律的脸孔而又令人心烦的人复活了。
“福、禄,寿”站“三星”,乘上坐骑腾云’驾雾了,“醉三星”使神仙也醉倒于地,他们也食人间:烟火,同样也一醉方休,改变了他们呆板的面孔。 凶神恶煞的罗汉们温和多了,一套《情趣罗汉》,使他们有的抓痒,有的挖鼻,有的吃狗肉、有的掏耳, 姿态各异,全是人之常情,极富情趣。
好一座《哈欠罗汉》,双臂向上,五官移位!打哈欠,生理自然现象,司空见惯,然而在他的雕刻刀下,由于他的观察细微,哈欠罗汉栩栩如生;欲睡乎,睡醒乎,念佛烦了伸懒腰乎,给人以丰富的联想。难怪它能代表雕塑厂参赛参展,一再获奖。 .
理论是十年实践的总结与认识,作品是这种认识指导下的实践,而这个过程的实现,是他本身具有的一种对艺术的追求,’—檄顽强拼搏的开拓精神。于是他成为瓷都少有几个人能在香港举办个展的一个,就象景德镇以陶瓷单一产品能在全球享名于世一样而难得,至少在目前。
“首届中国瓷都一一景德镇陶瓷节你准备献什么精品?”
“30寸《降龙罗汉》,它一手紧执龙角,一手高举定妖珠,横跨在正被降服的后龙身上。罗汉身体半裸, 肌肉发达。青筋暴突,给人一种震撼的力量和动感。”说着,他马上咬牙瞪眼双腿半坐,右手高举,作出罗汉姿态。
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必然驾驭我们自己的命运,我们必须扼住自己命运的咽喉,我们有自立于民族之林的能力,我们提国家的主人翁,是景德镇瓷工的后代,我们必须具有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拼搏力!
我预祝他在陶瓷节精品大赛中奖得成功!
我欣赏他说的一句话,让我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不要停留在美好的过去,而应作眼于美好的未来。”1990.8.8凌晨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