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峰及其陶瓷艺术解读权威人士认为,关注一名艺术家,其中的重点无外乎艺术与人。这一观点其实就是对“艺术家”称谓进行了组成元素的析解。
新晋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胡文峰作为陶瓷艺术界的一颗新星,其艺术与个人都非常值得我们顺着这一思维去共同关注。
胡文峰的陶瓷艺术创作,经历了博采众长期、风格凸显期,现已进入趋简成熟期。
学习临摹是所有绘画者的必经阶段。高中毕业后,一时没有找到工作,又没有其他爱好的胡文峰选择了将陶瓷绘画作为那段闲暇时光的生活补充。她没有走从师之路,而是将丁绍光那种笔墨工夫超级重、装饰效果极其佳的人物画搬上陶瓷,照着样一根线一根线地加以学习。胡文峰没想到,自己的习作居然被在七层楼前摆陶瓷摊的熟人看好,带去摆摊后又销得十分顺畅,之后带着瓷板上门订货者竟然络驿不绝。这种上门订制,不仅让胡文峰得到了陶瓷绘画扎马步的基本功锻炼,也让她找到了一种贴补生活的方式,更明确了自己今后的最终择业定位。
这种状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后,胡文峰的人生进入了一个转折点———考取了陶瓷职大。这所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黄埔让使她有机会得到陆如、方复、程曲流等名家的指点,视野开始拓宽、思维更加开阔,她开始阅读大量名家作品,在后来的网络时代,她又极其热衷浏览全国名家作品,择其用笔、构图、意境之优,汇于脑海,用于平时创作之中。至如今,胡文峰收集了万余幅名家名作,稍有闲暇便一一浏览品嘬。这种广泛的学习,使得胡文峰对于任伯年色彩丰富多彩、八大构图简洁凝练、岭南画派李剑峰老辣但色彩沉闷、潘天寿大气磅礴至险至奇等精华及个人认为的不足能随口道来、信手入画、融会贯通。
二
大量的名画阅读让胡文峰有了博采众多的巨大收获,在她的作品中,你可以发现构图有某名人风范、小景得某名人之境,但又不全似。这一业绩的取得,是胡文峰在创作中坚持只学习汲取,决不依样照搬而得来的。但她自己却深深地意识到,这样始终绕不开名人的影子,形成不了个性,并开始努力寻找新的突破口。
在这一段时间内,胡文峰创作了一批这样的作品———立足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工笔或写意,但却又融入了大量的装饰技法,特别是大胆地调用了与题材景物似乎不相关的蓝色,使一件件作品潮流时尚而不失传统,淡雅依然但视觉效果明显。例如她的釉上彩瓷板《国色天香》,下面的四分之一是传统工笔技法的牡丹绿叶,接着大胆地以盛开的淡蓝牡丹向上延伸,两只深色蝴蝶翩翩起舞于其上,生机顿现,让人感觉清新悦目,特别是至顶部的渐淡近无,使得整个画面饱满充盈而不显密匝添堵,满图布局的装饰画面仍然达到了疏密有致的效果;再如她的釉上彩瓷板《晨梦》,写意笔法绘就的花草以装饰技法密排于瓷板下部,两只蝴蝶起舞于右上,整个画以蓝为主基调,给人以视觉之美,一横一竖的两次黄金分割,使得画面灵动鲜活、美感无限;釉上彩瓷板《晨曲》笔法、技艺、构图等与《晨梦》都非常相似,而其中两中似有若无的蝴蝶既增生机,又不影响上半部分的空旷,可谓匠心独具。这就是胡文峰的“蓝梦”期作品,风格凸显让人过目难忘。
三
“把我的作品与其他人的作品放在一起,希望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胡文峰的。”这是胡文峰几年前说的话,她的这种目的完全达到了,但凡看过她的“蓝梦”系列者,都会对那赏心悦目的画面和凭着扎实功底而形成的独特画风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经历了学习、吸纳和个性几步变化后,胡文峰又突然感觉到,一名艺术家的终极目标不是要让人能够清楚地记住其作品题材、风格等特性,而是要不断否定自己,展现全新面貌,悟出了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这个真谛。
胡文峰开始了她全新的蝶变———创作了釉上彩瓷板《祝贺》,写意且融装饰技法的荷叶、工笔的荷花小鸟辅以没骨小梗、竹叶,整幅作品集中了她所擅长的各种技法;创作了粉彩瓷板《双栖》,上画一块怪石,立两只姿态各异的小鸟,下设一些草窠,上半部分大胆留白,使画面整体虚实相衬主次分明的;创作了两只飞雀三枝细竹四五片竹叶的《竹报平安》,竹子虽居中而起,但向上斜行让画面变得分割有致,以竹虚鸟实使重点突出,小鸟的重色与下部的竹叶、题款三角排开,相呼相应。胡文峰这一阶段作品是她经过工笔、写意、装饰和兼而有之的过程之后,开始的既来源于但又有别于历史的文人小品画阶段,其中的特写取景、老练的构图和精到的用笔,说明她进入了一个趋简而更加成熟的新时期。
透过胡文峰陶瓷艺术创作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她技法融会贯通、题材由繁至简、意境渐深渐远的一个清晰的向上的脉络。
四
从市场的角度而言,曾经有观点指出应该是作品在前,作者在后,认为只要作品好,作者怎么样并不重要。这种说法比较切合钱钟书的“蛋鸡”理论———如果你觉得蛋好吃,何必要看生蛋的鸡是什么样子?但从中国的传统观念来讲,人与艺是成正比的,甚至前者更重要。弘一法师、林散之等诸多名家对此都有论述,常言中也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字如其人”等说法,无一不诠释着这一观念。
细节是了解一个人的关键。面对媒体关于“如何与陶瓷结缘”的问题时,胡文峰毫不掩饰:我虽然出生在景德镇,父亲也是文化干部,但并没有自幼爱好、受熏陶之类的感触,而是走上社会后没什么其他爱好便选择了在家画画瓷器,不想这竟成了我终身职业。“自幼爱好”是很多艺术工作者所热衷的一句话,这样说可以依附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陶瓷艺术界,像胡文峰这样并非自幼爱好的人有很多,但如此坦诚介绍的人却很少。胡文峰这样一句看似随意的回答,展现了她的实诚至极。
实诚的胡文峰还有一在个比较淡然的观点———人生与艺术都是一个圆圈———人从一无所有来到这个世界,最终一无所有离开;艺术从没有到不断地增加,再到不断地精简。二者在这个圆圈上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必须往前走,不能回头或者停滞。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看破”,所以胡文峰在为人处事方面一直奉行着“不与人争,做好自己”的儒家中庸之道。她始终保持低调的行事作风,给人常常留下印象不深的感觉。
实诚、中庸的胡文峰为自己明确了一个定位:给自己绑上一块石头,沉入艺术之海,全心全意、默默无闻地去做,不在乎今天的获取,也不在乎明天的达到,只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瓷海观澜》了了亭授权发布,PDF文件连接地址如下:http://www.jdzmc.com/taociping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