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始起,景德镇焙烧瓷器的窑炉有槎窑、柴窑以及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煤窑。
槎窑和柴窑谁起源更早,一代代老瓷工流传下来的结论是槎窑更早。其根据有两点:柴窑的进柴口称作“槎口”,是按槎窑的叫法而来;历史上先有灰可器后逐渐发展到脱胎细瓷,而灰可器的烧炼则是槎窑的“专利”。
槎窑是镇窑的原始品种,是从葫芦窑进化而来,因其窑身像半个覆着的蛋壳,别名“蛋壳窑”;又因窑身像蹲着的狮子,窑头、窑囱、窑眼以及滑槎闸口分别像狮头、狮尾、狮眼和狮嘴,所以又别称做“狮子窑”。而公认的叫法,还是称槎窑。顾名思义,槎窑烧的是槎柴,如灌木、狼蒺、树枝、松树桠、茅草等杂柴。
槎窑的形成时间当是明代。清代中期,一直处于黄金时期,同治年间,尚有槎窑七八十座,大多数分布在太白园、小路园下弄、登科下弄、朱弄里下弄、油盐巷下弄……为什么槎窑要建在下弄,因为下弄临河,卸槎以及槎柴进窑都很方便。清代诗人郑廷桂在《陶阳竹枝词》写道:“坯房挑得白釉去,厘厂装将黄土来,上下纷争中渡口,柴船才拢槎船开。”可见当时瓷业生产繁忙景象,同时也可以看出,槎窑和柴窑分庭抗礼,各领风骚。
槎窑窑屋和柴窑窑屋结构基本相同,只是面积略小点,槎窑窑弄(炉) 较之柴窑窑弄(炉) 短,堆柴的阁楼比柴窑阁楼小很多。因为槎窑不需堆放过多的槎柴,河边码头就是槎柴露天仓库,用时即取。槎窑的进槎口比柴窑进柴口大上几倍,烧窑时,窑工用铁叉挑起一捆槎柴塞进窑口,而不是像柴窑窑工用双手捧柴。有趣的是,槎窑窑工有的工种叫什么“红半古”、“黑半古”,而柴窑对此相应的工种则称做“一伕半”、“二伕半”。
槎窑和柴窑的窑工在历史上无一例外的全是江西都昌县人氏,外籍人绝不能染指。然而,即使是都昌人氏,还有地域之分,在槎窑做工的只能是都昌西边人氏,而柴窑做工的则是都昌东边人氏。何谓西边,指的是临近都昌县域的乡镇,东边指的是临近景德镇的乡镇。这种历史上形成的局面,直到解放后才慢慢改变。
光绪十年(1884年) 特大洪水肆虐浮梁县和景德镇,渡峰坑水位高达36 米多,超过警戒线8 米多,沿岸的槎窑全部被冲毁。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全镇槎窑仅有20 多座,这时期,细瓷迅猛发展,粗瓷渐渐被淘汰,而烧松木片的柴窑急剧增加,相应槎窑日渐减少,到上世纪40 年代末,只剩下10 多座槎窑开烧,到上世纪60 年代初,槎窑终于退出盘踞千年的历史舞台。
柴窑起步较之槎窑晚,由槎窑进化而来,但柴窑所创造的辉煌比槎窑更加耀眼夺目,正如有位作者在一文中写道:“柴窑是火的精灵,柴窑是描绘千年瓷城的画笔。柴窑是景德镇陶瓷史上耸入云天的丰碑。”但是柴窑命运多舛,从1924 年至1949 年不完全统计,有名称有地点的柴窑112 座,这些柴窑绝大部分是清末民初所建造。抗战时期,日机连续几年轰炸景德镇,有三四十座柴窑遭炸,有的已毁,有的受损,到解放初时,全镇真正开烧的柴窑只有81座。
《景德镇陶录》道:柴窑是中国古时五大瓷窑之首(柴、汝、官、哥、定),柴窑瓷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如今健在的窑工若提到柴窑、煤窑,一种自豪骄傲和思念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为保护日益减少的森林资源,1955 年景德镇第一座简易方形煤窑开烧。1957 年,针对方形煤窑存在的缺陷,当时的第二瓷业生产合作社,新建起三座简易圆形倒焰煤窑。所谓简易,就是在露天建起窑囱和窑仓,没有厂房和设施。对待新生事物,广大窑工热情支持积极参加。当时参加试烧的窑工每日里都在高唱《窑前战歌》,“头顶青天热情高,脚踏草地烧煤窑,手拿铁铲续窑火,决心改革送捷报”。1961 年开始逐渐停止了简易煤窑的建设,进而建筑正规的倒焰式煤窑。1965 年,各瓷厂拥有正规倒焰式煤窑131 座,从而结束了景德镇千百年来依靠松木烧窑的历史。20 世纪90 年代初,由于环保原因,全市煤窑销声匿迹。上世纪90 年代中期,最后一座柴窑也悄然离去。
槎窑、柴窑和煤窑离我们渐行渐远,但今天的瓷都人以及后人决不会忘记一代代窑工的功绩,也不会熄灭永存心中那烧出千年瓷都的熊熊窑火。而今,更加科学先进的烧成工艺,为瓷都陶瓷兴旺发展续写着锦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