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景德镇的外地艺术家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小觑的艺术家团体。他们大多在自己擅长的艺术领域已经有所成就,来到景德镇,或是慕名而来,或是想尝试陶瓷艺术的创作。不管怎样,他们的到来,不仅为景德镇的艺术带来了新的理念,也为景德镇的陶瓷注入了活力。中国有句古话,叫“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外来艺术家们正如八方飞来的凤凰,在景德镇这棵梧桐树上和鸣锵锵,一展风采。
慕名而来千年瓷文化成金字招牌
对于大多数来景德镇的外地艺术家而言,在来景德镇之前,他们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为什么要去景德镇?”对于这个问题,他们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然而在他们不尽相同的回答中,你总是能找出两个共同点—— —“慕名而来”与“大胆尝试”。
“慕名而来”,这其中的名,指的自然是景德镇千年瓷都的名气。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千年瓷都代表着制瓷业的发达与辉煌。然而对于艺术家们来说,这个称号背后有了更多的艺术注解。尽管这些外地艺术家所从事的并不是陶瓷方面的艺术创作,然而在他们从艺的道路上,景德镇这个名字还是会不断出现。在他们看来,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城市,而是一种艺术的符号。
福建莆田画家林玉宇很早就知道景德镇这个地方,在他走上国画的创作道路之后,景德镇的意义,也愈发地丰富起来。在他看来,景德镇是瓷器的代名词。
他也清楚地知道,这瓷器的含义,不仅仅是平常所见的碗盘这么简单。林玉宇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越远,来景德镇的愿望就越强烈。2008年的时候,他在外地参加一个艺术交流会,其间受到了一位来自景德镇艺术家的邀请,那次接受邀请,来到景德镇。在当时的日记中,
他这样描绘了自己的感受:“景德镇—— — 世界瓷都名符其实!在这里我不但领略了从泥巴到土坯成型直至烧成一件成功瓷器艺术品的全过程,而且还亲手绘制作品,亲身体验瓷艺术的创作过程,感受瓷文化的无尽乐趣。”景德镇并没有让慕名而来的他失望。此后,林玉宇每年都会抽空来景德镇。如今,他在景德镇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对于他而言,这里俨然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与林玉宇相比,吕联连来景德镇的时间更短,现在,除非家里有重要的事,他才会回家乡浙江金华。在常人看来,已年逾70的他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然而在吕联连看来,他似乎并没有经过太多犹豫就选择来到景德镇发展,这得益于他有一颗年轻的“心”,以及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尝试的决心。
几年前,吕联连第一次来景德镇,正是这短短的几天景德镇之旅,让他无可救药地爱上了陶瓷艺术。尽管已经在国画这条道路上打拼了几十年,也有着丰硕的成果。但是回去后的吕联连,马上开始准备来景德镇开始陶艺创作事宜。此时的他已经决定将自己艺术创作的重心转到陶瓷上面。最终,在景德镇朋友的帮忙下,他很快如愿已偿。如今,吕联连已经在陶瓷艺术的道路上迈开了自己的步子。而现在他最期待的,就是自己的工作室早日落成,这样他便能更专心于自己的创作。
百家争鸣良好创作氛围是艺术家最爱
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于三宝国际陶艺村、雕塑瓷厂等外来艺术家集聚地的出现丰富了景德镇原有艺术版图时,几年间,外来艺术家已如春日繁花般绽放在瓷都各地,老厂、老鸦滩,乃至那些散布在景德镇各地,再寻常不过的作坊里,都能见到外来艺术家的身影。
外来艺术家纷至沓来,那么,景德镇准备好了么?其实只要稍微了解下景德镇的历史,便会发现这个问题有些多余,古时景德镇便有“器成天下走,匠从八方来”之说,千百年来,景德镇一直以其宽大的胸怀,欢迎着自八方而来的艺术“门客”。 陕西籍艺术家吕俊良来景已有几年,如今他在老鸦滩有自己的工作室,谈起在景德镇的生活,吕俊良说纯粹、简单。他说除了写生,平常他几乎不太离开老鸦滩,这里提供着陶瓷创作各道工序的服务,瓷板、釉料等的销售,烧成以及包装服务,应有尽有。这都为他在此安心创作提供着便利。
近些年来,随着外来艺术家的增多,诸多陶瓷机构也增加相应服务职能—— —为外来艺术家创作提供便利。这其中一些创作基地的建成极具代表性,这些基地设施齐全,拥有完整手工制瓷生产线,外来艺术家在此,足不出户,就能完整体验到陶瓷创作的乐趣,不仅如此,一些看似普通的作坊、私人窑炉主也为外来艺术家大开方便之门,他们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不少措施服务于外来艺术家,比如为外来艺术家提供相关原料,以及艺术家创作完成后负责将作品邮寄至家中等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说,外来艺术家对景德镇陶瓷行业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工艺及艺术层面。
现今,外来艺术家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他们用自己的才情和创意,丰富了景德镇陶瓷艺术,推动陶瓷艺术的发展。他们本身,也成为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道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013年的一个夜晚,在昌南美术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范敏祺,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学院书记、教授吕金泉,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魏庆立,著名油画家曹西冷,北京汲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周月聚在一起,几位艺术家就心中对艺术的理解相互交流探讨着,而其中“景漂”也成为了当天的话题之一。当时在场的,既有景德镇本土艺术家,也有景漂艺术家,没有繁缛末节的致辞,也没有浮文套语的言辞,有的只是观点与思想的碰撞,以及所引发的更多思考。
而这种“交流”,在景德镇已是司空见惯,如果说把陶瓷创作服务的完善归类为“硬件设施完善的话”。那么相比而言,在景德镇,思想交流、观点碰撞、艺术争鸣、活跃、和谐、百花齐放的艺术氛围,就为外来艺术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良好氛围。正如一位外来艺术家所说:“在这里,关于艺术,你的观点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但重要的是,你可以尽情地表达它,并将之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