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景漂”是中国陶瓷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它之所以出现在景德镇,是因为景德镇所处世界陶瓷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
近日,从市瓷局传来景德镇中外陶瓷艺术家协会即将成立的好消息,“景漂”一族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景德镇,一个“景漂”华丽转身后的新时代正在到来!
“景漂”故事要要被激活的“创作灵感”
这几天,祖籍辽宁大连的“景漂”陶艺家祥子很高兴。一场名为“孺庸祥子高温陶瓷绘画展”在“1949建国创意园镇当代艺术馆”的成功举办,让这位在景“漂”了10 年的陶艺家的梦想得以实现、艺术心愿得以了却。这次展出的高温陶瓷绘画作品共有36幅,都是从祥子在“景漂”中精心创作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观看了展出的专家这样评价:这些作品独树一帜,把东方陶瓷传统绘画艺术和西方油画技艺与高温烧制工艺相结合,碰撞出了闪光的艺术火花。
与祥子不同,熊亚辉是一位地道的景德镇“崽俚子”,大学毕业后就去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深圳,热爱艺术的他,一直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然而,这几年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新发展,让这位“崽俚子”又下定决心:“漂”回故乡,因为这里有他创作的灵感、氛围和冲动。不久前,他与龚循明等陶艺家一起共同举办的“景德镇原创陶瓷作品展”受到热捧和赞誉,为此,他首先感谢的还是故乡——景德镇。
像祥子、熊亚辉一样的“景漂”一族,如今在景德镇已有成千上万。
“景漂”——折射城市的开放与包容
“漂”在景德镇。随着各界的极大关注,“景漂”的影响已是越来越大,数以万计的国内外画家纷至沓来,集聚在景德镇。在这块陶瓷沃土上,感受那厚重的陶瓷文化氛围,探寻那古老传统的陶瓷技法。他们在陶瓷载体上,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绘画技巧,进行陶瓷艺术的再创作和再创新,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陶瓷艺术风景线。如今,这一独特的陶瓷文化和社会现象所产生的效应,同景德镇陶瓷一样,已蜚声中外。
景德镇是座开放包容、古老文明的移民城市,千百年来以瓷为媒,得“天时、地利、人和”。自北宋以来,无论是艺术家、画匠和谋生的人,伴随着千年窑火的连绵不断,而云集景德镇,成就了“器成天下走、工匠八方来”、“集天下名窑之大成”的恢宏场景;美轮美奂的陶瓷精品,同时也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名扬四海。在这历史长河中,抚州人的琢器、都昌人的圆器和挛窑、丰城人的雕塑、湖北人开瓷行、清末明初的“珠山八友”,这些都是“景漂”现象延续至今的历史脉络所在。
厚爱一分——拥抱“景漂”新时代
对于“景漂”这一文化和社会现象,全社会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外来艺术家中有所建树的,现在影视媒体有专题片播放、报刊杂志上有重点采访和报告文学,陶瓷艺术作品联展、个展,各种形式如火如荼。然而,对“景漂”这一文化和社会现象,不能仅仅停留在关注和宣传层面上,应该从这一现象中由表及里,提炼出一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从而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景漂”们,背井离乡,很多人不远千里、万里,为了对艺术的追求,来到景德镇。他们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画风,在新的陶瓷艺术的氛围里,他们没有传统技法的束缚博学院派、民间派之长,在艺术陶瓷领域里,逐渐形成了新的流派。在“景漂”中,虽然有的还在漂泊、有的已经安家落户成为曾经漂过,有的正刚刚加入“景漂”的行列。但他们那种“吃苦耐劳、对艺术追求永无止境”的精神,很值得我们的学习和推崇。
面对“景漂”们,我们应该厚爱一分、敬重一分。
他们为弘扬陶瓷文化,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本土的艺术家应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态度,与外来艺术家融合在一起;有关部门要为他们提供更优越的环境,多关心、多鼓励,不仅是让他们“漂”进来,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留下来。我们作为东道主,应该在职称评定、子女入托上学、住房等方面提供优惠,还可以提供场地建立“景漂”陶瓷艺术园区等等。总之,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实现“景漂”一簇的华丽转身,拥抱起绚烂的“景漂”新时代!
采访感言:“景漂”是景德镇近年来出现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其影响和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袁它不仅促进了景德镇陶瓷的发展,也将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景德镇中外陶瓷艺术家协会的成立,我们期待“景漂”在景德镇陶瓷百花园里绽放出更加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