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三宝做客,从朋友的宅邸出来,回到莲社北路的了了亭陶瓷艺术馆,已经接近黄昏的光景了。蛋黄样的夕阳藏在云层里,挂在西边的楼群之上。路两边的梧桐,多少年的光阴浸泡,生长的都是那样粗壮繁茂。盘根错节的枝叶伸出大手,将人行道揽于绿阴下,人行其间,伴着飘落的树叶,点点光影是淡金色的,很柔和。
对于每一次艺术家参与大师评比,我总有着一份特别的,或者说是淡淡的疲惫情愫。或因此就不太关注这些事情,同时也由心底生出了一份深沉的惋叹。此话怎说?不错,太多的艺术家今日所达到的成就,可列于“大家”,不可谓不高,他们的才华有目共睹,欲秀立于大师之林,但却令人惋叹地擦身而过。
又是深秋,抬头看到枝头还是排排青绿的叶子,不知哪阵风就将其中吹落下来了。赣北的景德镇,秋日的来临总是悄无声息的。一叶知秋,或是一种无奈,或是一件让人洒脱的事情。春雨夏花,秋叶冬雪,如叶生树梢,从容生活,顺其自然。
大师是景德镇的名片,也是大师使得景德镇这座城市拥有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量。如今,景德镇也因此有了“大师之城”的美誉,因一个至高的荣誉,成就一座城市,固然难免夸饰,但陶瓷文化赋予了这座城市艺术的美丽。然,大师的评选确实是一种高度,不是每一个艺术家都能顺利完成答卷的,标准或许定的太不清晰,什么方向?如何达到?或者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因此,太多在世或已逝的艺术家们为大师这个荣誉前仆后继,最后却止步,过多由于自己的个性等,或曰多少存在着其他。只是也正因为他们有了这些不同,才使得他们的作品能够在当代脱颖而出,展示出深厚的艺术潜力,可惜由于各种的条件,以及自身的局限,终与“大师”无缘,这是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留给了历史一声声沉重的叹息,还有一抹抹惘然的惆怅。
这个秋意渐浓的黄昏,我好像一下子理解了大师评选根本,是曰愈磨砺,愈光芒,能创作出更多精彩精品的力作,能使艺术与思想的锐利性更强。但就评上或没评上的每一位大师总体而言,并不是艺术格局已定,仅仅是成熟与完善,所作的将不是近乎收尾,而是新的创造。纵观,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将会或多或少地已经影响到大师们的创作,是否能够完成人们所期待去攀登一个又一个艺术的巅峰,盼哉或是惜哉。不过,要求艺术家坚持自己独立,不受金钱的桎梏,应该是不算过分的要求。大师只有高瞻远瞩,作品出于真诚的创作,才能使得作品散发出超越时代的深远魅力。了了亭·李申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