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题材”有市场吗
《瓷器》评论员 黄茂军
北京有家江西菜馆,就在西客站的南边,一进大堂,迎面一幅大型瓷板画,内容是井冈山革命的,那天有朋友在那幅瓷板画前对我说:“这可够江西的,又有瓷,又有画,又有井冈山,又有红……你还别说,2011年这样的红色题材的艺术品准火!”
那家伙说得没错,2011年既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艺术品市场向来以跟风为乐事,这样的年景,他们不会错过。
其实,红色题材的艺术品市场在最近几年逐步升温,有媒体报道,在2010年的中国嘉德秋拍中,李可染在1959年创作的《长征》成交价达到了1.075亿元,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纪录。值得注意的是,这幅作品曾经出现在2000年中国嘉德秋拍中,当时的成交价为154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红色题材”与我那朋友说的不是一回事儿,拍卖行里的“红色题材”是专指1949年~1976年间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一批反映中国革命历史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它们带有特殊年代的印记。而我那朋友说的是当下创作的题材,有点类似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是既成,后者是演绎。
春节在重庆烫火锅,和那里的朋友聊起这座城市漫天的红色情结,朋友一脸苦笑,说完全是一种长官意志使然。我不太同意这种判断,因为就在我们坐着的火锅店的窗外,就有一群人在红歌声中翩翩起舞,这样的城市景观其实不仅重庆有,很多别的城市也有,这些红歌往往被当作流行歌曲而成为人们晨练或晚操的节拍与背景。
我们应该弄清楚,究竟是谁们在热衷消费红色题材?
假设有一群人去KTV唱歌,中间有人点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喀秋莎》,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这歌是为这群人中的老大点的。在这种场合,你会很容易发现,红色题材的主要消费者,正是当下最有购买力的领导者、或者掌权者。这批人的少年时代接受的正是红色题材泛滥下的教育与情趣,这种教育与情趣是如此地顽固,即便你已经阅尽天下,已经明白真相,已经懂得批判……那些意识形态的东西还是作用着你的形而下。
我告诉那位重庆的朋友,我不止一次在老板的办公室里看见过《毛主席语录》。
网上有人在做调查,“究竟是谁在消费世界顶级品牌的奢侈品”,结果近90%的票投给了“富二代”和富人的女人,富人本人却仅仅是奢侈品的第三号消费者。这样的结果应该是不掺水的,因为事实如此。中国的很多有钱人其实是不怕露富的,他们口口声声说“低调”的姿态,就是一种踌躇满志的顾盼。
他们不消费那些奢侈品,是因为他们有他们的爱好。我曾遇上这么一位,穿中山装,穿布鞋,而他的副手却是穿“阿玛尼”、穿“普拉达”,见你只识那货,他笑笑:做我这中山装的师傅是国家领导人的裁缝……说完还不看你,一脸的漫不经心。
在当下中国,碰到这种货的概率不要太高。
我们这个社会的道统意识还是很浓厚,对于一些人而言,即便是消费也是要“讲政治”的,我曾经以北京的餐饮风尚为例,说过曾经的湘菜、川菜、本邦菜和当下淮扬菜的渐次登场,工整对应。你可以把这视为一种落后、迂腐的酱缸文化的极端发作,但不管怎样,它就是一种存在的消费需求,有它的现实考量。
景德镇的官窑文化如出一辙。
有着这样的传统,有着这样的现实,有着这样的消费理念和消费群,红色题材的产品在2011年的热卖,就不应该是一种悬念,而是一种可以预见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