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上海汉光瓷创办人 李游宇
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本文刊发于《中国陶瓷》艺术版 :“大师”应该 是被社会所公认的,如齐白石、徐悲鸿、吴冠中等一批艺术大师,是人们心目中的大师。而现在“大师”被作为一个评定的荣誉称号,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我们的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早期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是为了推进和发展中国的工艺美术。最初我们借鉴了日本的做法,日本叫做“人间国宝”,按日文字面解释就是“活着的文物”,是有保护价值的。我国第一、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的时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儿,门槛非常高,数量控制得非常少,当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很神圣,并在各自的领域里具有权威性。
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定涉及工艺美术的各个领域:分为陶瓷、玉雕、木雕、刺绣等几大部分。其中陶瓷占很大比重,人数应该是最多的。按照我国的人口来看,13亿人口,200多位大师的比例也不算多,有些大师年纪已经非常大了,有些领域已经濒临灭绝,已到了后继无人的境况,所以大师评定对其而言,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后来,一些行业协会开始评行业大师,如“建筑大师”、 “陶瓷大师”、 “玉雕大师”等等,这样加起来, “大师”总的数量就开始多了。随着省级大师、地方性大师的出现,所以给人感觉“大师”开始泛滥了,再看看日本的大师评选,他们在一个领域或是一个类别中只有一位大师,要等之前的那位大师过世,后面的才能评上来,所以始终保持其专业的权威性。总体看来,如今大师的贬值,一是数量多,二是准入门槛太低,三是常年化,几年之内必然要评出一批大师。尤其是各个行业评选的大师,名额没有限制,数量扩大化了,加上出现一些地方性的大师,使得大师层次太多,像日本只有“人间国宝”,它没有省级的、地级的、县级的。
我认为太师本身没有“级”可言,从国家级到省级再到地方级,把大师划分成很多阶层,这比较搞笑。大师的称号不同于职称,职称评定可从中级到高级。而大师则是已经在行业里做出了重大贡献而给予的荣誉称号。
就陶瓷领域而言,我认为真正的大师应具备几个必须条件:
1、对传统的技艺,发掘保护乃至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比如定窑的陈文增;
2、在工艺手段和艺术形式上要有特别的创造和发现,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韩美林;
3、是行业发展的一面旗帜,技艺超群,影响一代风尚,如宜兴的顾景舟。
总之,大师之所以成其为大师,必须在某一领域确实有独到之处,在行业中有影响力。不光是技艺,还有人格的魅力、修养及情操,综合构成大师的风范。此外,作为大师,就不能仅仅考虑自己个人的作品,还应该关注行业发展,对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大师的影响力和贡献才会大很多。试想,作为艺术家被记住与作为某个品牌被记住,二者的影响力是完全不同的。
李游宇简介:
李游宇男,1 9 5 4年生,湖南省岳阳市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上海文史研究馆雕塑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长期从事高校教学和研究工作;上海汉光陶艺的创导者,所研创的汉光陶艺环境工程艺术,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上独树一帜。他设计的汉光陶瓷作品,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创作大奖,2 01 0年获得“中国元素十,大奢侈品品牌”、 “中国高端日用瓷最具影响力品牌”等殊荣;他所研创的汉光瓷已被国内外公认为“一举超越历代官窑,达到当今世界陶瓷品质最高水准”;曾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研究所副所长,并赴日本、美国进行学术交流;现任上海汉光企业董事长、总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