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周末的傍晚,开着一家名为嘉美陶瓷店的吴咏芳,又送走了几乎没有客人的一天,在景德镇开店近十年,从一个热门的市场换到另一个稍冷门的市场,店租比以前的市场便宜了,客源似乎比以前集中了,吴咏芳却一直没有赚到大钱,她有些累了,开始想出去闯一闯,去外地卖一卖瓷器,“现在的市场太多了,想政府管一管,规划一下,但仔细一想,也规划不了,也管不了,做这行久了,就好像什么都看惯了,没什么可以改变的了。”
吴咏芳的困惑许多瓷都人都有,自从有了市场经济的那一天,便有了“市场失灵”,但景德镇陶瓷市场是否到了需要“市场之外的手”进行引导的阶段?除了“规划”、“管”之外,“市场之外的手”真的不能改变什么事情了? 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 本文刊载于 《瓷器》杂志2011年第六期
《瓷器》见习记者 陈瑶 文/图
“没有头脑的千手观音”
江美博众瓷业的小江把市场形容为“没有头脑的千手观音”,“因为市场很灵活,它有千只万只手,它的触觉很灵敏,但是它也很盲目。”小江说。
“什么来钱快做什么,现在在景德镇,一个店铺只要沾上了陶瓷的边,价格就翻着跟头往上涨,最典型的就是XXX,原本一条街是卖汽车的,原本每平米从10000打折到9000也卖不出去,自从改做陶瓷,现在已经升温到每平米18000了。”了了亭的李申盛表示。李申盛认为,有太多的热钱涌入了这个行业,他还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一片平静的湖面,最先受波及的是中央的水面,然后一圈圈地荡到周边水域,热钱进入艺术品领域投资,最早从书画、玉石等开始,陶瓷热是近些年形成的,也充分说明了陶瓷是一项较冷门的收藏门类,而当热钱开始抽离这个行业时,最先受到波及、被抛弃的,也会是陶瓷。”
就让商业的归商业
既然市场不可避免有失灵的现象,是否需要政府进行相关的规划和引导呢?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都赞同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而天才经济学家凯恩斯却反对这些,他提倡国家直接干预经济,论证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目标。近年来,每当市场失灵时,就有人搬出“凯恩斯主义”,以此证明干预的重要性。但这种论调忘记了一件事,即凯恩斯本人提供的也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的宏观经济,而非一些简单粗暴的强制行政手段。
在这一点上,瓷都的不少商家看得很透彻,他们的声音也很一致:行政命令不是有效引导,就让商业的归商业。
店铺开在国贸的吴老板记忆犹新:“做得久的人可能还记得,最早要建某个陶瓷市场时,他们打出的口号是,做景德镇唯一的陶瓷市场,那时我们都质疑,怎么就能保证唯一呢?还听说国贸只给颁发300张经营执照,以后都要逐一迁出,但事实上呢,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来看,现在的情况充分说明:光靠行政命令是行不通的。”
期待更多服务
在商家看来,引导绝不仅仅是行政命令。他们更多期待的是,健全的行政法规以及多方位的服务。
“上世纪90年代,有一个‘退城进园’的运动,是把散布在景德镇街巷的梭式窑集中到远离闹市的新建园区内,这个做法有一定好处,但也有隐患,不少人明里不敢烧,背地里偷偷烧,危险一直存在。如果改成定期进行检查整改,可能更有利于市民的安全。”一位陶艺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