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近年来,在政府机构的推介和景德镇艺术陶瓷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陶瓷艺术市场日益活跃,景德镇艺术瓷的价值日益攀升, “大师热”现象在我们这个城市中出现。同时,官方和民间各种参与评选大师机构也越来越多,各种美其名曰,戴高帽的“某某大师”越来越多, 比如“世界陶瓷艺术大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甚至某一个单项作品展上也可以获得“大师”的称号, 如2008年某部门推出了“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暨精品展”,就有50多名工艺师一跃成为了“工艺美术大师”
“大师”是什么?为什么国画、水粉、油画等艺术界都没有“大师”称号,而工艺美术类偏要弄一个“大师”称号出来?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周国桢曾对笔者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事业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专业技术部门少,人才相对缺乏,当时有许多民间陶瓷艺人及其后代被选拔进入国家、省、市主办的陶瓷研究机构工作,他们相对学历低,社会地位也不高。为了发展工艺美术事业,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才想到评选“工艺美术大师”这个方法,走“高端”艺术道路, 以此带动整个陶瓷行业的发展。
景德镇陶瓷艺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回头再看, 当初以评大师的方法,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初衷应是达到了,但同时景德镇“大师过热,炒作”等各种怪象又出现了。许多行业人士就提出了质疑, “目前,大师评选机构过多、过滥,各种协会和行业组织打着‘大师’评选旗号,变相收取评审费用敛财……大师含金量大打折扣……不买名作买名字。”目前,陶瓷艺术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较为严重,某些绘制较好的陶瓷艺术作品并没有被认同,而一些平淡无奇的陶瓷艺术作品却被炒作成了“天价”。由于整个陶瓷市场的导向问题,也给各种协会和行业组织发展提供了“温床”, 山寨版“大师”屡见不鲜,形成了各种不健康的利益取向。
有人提出,应由政府部门对“评大师”的机构进行整顿和规范,杜绝虚假“大师”的出现。
新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开启,又将评选出一批“新大师”。在此之前, 自1979年以来的前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中,共诞生了(包括瓷器、紫砂、漆艺等在内)365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上千名省大师。大师己非40多年前的风毛麟角了,今后还会诞生更多的大师。
笔者认为, “大师热”现象其实是工艺美术向前发展时出现的一个必然的过程。对于市场名目繁多的“某某大师号”,政府部门应给予指导,加以管理。当前市场上的“不买佳作买名字”的这种现象,今后通过市场的洗礼,会逐步走向靠真才实学来说话,靠过得硬本领来说话,使得“大师”真正成为大众真正信服、津津乐道的大师,如齐白石大师、徐悲鸿大师、王雪涛大师等。这些大师并没有哪个协会、组织为他们冠上一个响亮的“称号”,而他们的成功都是一种良好素质与综合实力的最终体现。 (赵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