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全部
  • 文章中心
  • 了了亭商城
  • 陶艺词典
  • 影视中心
  • 拍卖指数
  • 网站首页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器款识图库
  • 藏品鉴证实录
  • 陶瓷视频库
  • 陶瓷拍卖指数
  • 艺术家黄页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 了了亭商城 】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其他
  • 民国瓷
  • 建国后
  • 太少红狮
  • 茶壶专篇
  • 桃花美女图案篇
  • 晚清-民国瓷瓶篇
  • 笔筒、帽筒类
  • 盘形、碗类
  • 罐类
  • 杂件类
  •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 大师电话黄页
  • 教授电话黄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 补充栏目
  • 陶瓷300问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 雕塑
  • 青花
  • 斗彩
  • 粉彩
  • 新彩
  • 釉里红
  • 颜色釉
  • 古彩-五彩
  • 综合装饰
  • 现代陶艺
  • 周国桢(教授)
  • 戴荣华(国大师)
  • 王恩怀(国大师)
  • 汪桂英(国大师)
  • 陆如(国大师)
  • 吴锦华(国大师)
  • 宁勤征(国大师)
  • 郭文连(教授)
  • 王安维(教授)
  • 彭竞强(省大师)
  • 袁世文(国大师)
  • 戚培才(国大师)
  • 戴玉梅(国大师)
  •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 李一新(省大师)
  • 王秋霞(省大师)
  • 秦胜照(省大师)
  • 李磊颖(副教授)
  • 刘乐君(副教授)
  •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 陈庆长(老艺术家)
  • 杨杰 麻晓武(高工)
  • 吴伟明(高工)
  •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 李云峰(高工)
  • 胡达民(高工)
  • 徐国明(高工)
  •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 赵坤(高工)
  • 张万莲(高工)
  •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 王静(院校老师)
  • 李申盛(高工)
  • 汪则东(高工)
  • 蓝磬阁
  • 王金泉
  • 江龙(高工)
  • 刘远长雕塑作品
  • 网文转载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陶瓷艺术家
  • 仿古陶瓷精品

关闭会员登录

  • 登录
  • 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艺术文章中心>>陶瓷工艺知识浅析>>景德镇陶瓷文化民俗>>正文内容

古老的船工民谣

作者:曹时生 来源:景德镇日报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04日 【收藏】【查看评论】

现代至当代,表现船工生活的歌曲层出不穷。题材迥然,风格多样,如《船夫曲》、《黄河船夫曲》、《乌苏里船歌》、《众人划桨开大船》、《船工号子》、《纤夫的爱》等等。还有不少地方,诞生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老船工民谣。这些民谣的诞生和流传自然与历史背景、政治现状、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化现象等有关联。古老的景德镇有着古老的船工民谣,其主要内容大多是反映旧时船工劳作的艰辛、生活的困苦以及悲惨命运。景德镇母亲河..昌江,她通往长江、赣江,连接皖赣两省和其他地区的水上要道,古有.昌江通衢.之称。市区境内流长115公里。清末民初,大小、形状、吨位不同的木帆船达3000 余艘,担负瓷器、原材料、窑柴、槎柴、粮食等物资的进出运输任务。昌江河常年帆樯往来,络绎不绝。船舟如此之多,船工之众可想而知。
镇上人对船工称谓有所不同,有的称船夫或船民,还有的称船老板。不管称呼如何,但干的活计就是撑船,靠撑船生存。耄耋之年的镇巴佬也许记得很早以前流传的一句民谣:.世上三桩事最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昌江河西岸,从古代起,就有一条纤道,那是千百年来,船工踩出来的崎岖羊肠小道。在距今三四十年前,镇上人还常看到昌江边的纤道上,让人心酸又让人感叹的场面..逆风逆水时,船工和雇请的纤夫在纤道拉纤,女人在船上掌舵摇橹。拉纤的船工和纤夫,有的2 人,有的3 至4 人。他们手脚并用,双手在纤道上攀爬,脚趾弯曲像利爪一般紧抠地面,全然不顾尖石和蒺藜,身子几乎匍匐在地。套在肩背上的纤绳,紧得如同钢索。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切不能松气。船工对此比谁都有深刻体会。真真切切的船工生活写照,哪会有.妹妹坐船头,哥哥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艺术作品表现手法那般甜蜜温馨和浪漫。船工劳累又辛苦,更有风险在前头。正如《船工号子》唱道.穿恶浪哦,踏险滩呐,船工一身都是胆哕,闯漩涡哟,迎激流嗬...
暗无天日的旧中国,普天下的船工更是苦不堪言,大家熟知的《船夫曲》:.滚滚的黄河水,洒满了船夫泪,河水只晓得日夜唱,不知道船夫,海底悲...
景德镇的昌河水也流不尽当地船工的辛酸泪,镇上有首流传很久的古老船工民谣:.昌江河边泪汪汪,水上生活真凄凉。破船挨过西瓜洲,官卡如虎把口张。吸尽船民汗和血,刮断船民背脊梁。船头卖儿又卖女,船尾爹娘把命丧。.还有一首民谣:.一怕封船打差,二怕土匪山寨,三怕狂风恶浪,难防浪打沙埋。.这民谣的封船打差,指的是官府军警黑势力无偿征用船只,船夫当差,还要对船夫敲诈勒索;二怕土匪山寨,指的是沿途常有水盗土匪抢劫杀人;浪打沙埋,指的是船翻人亡,死无葬身之地。这些染血沾泪、如泣如诉的民谣是苦难船工对黑暗社会的揭露和控诉!
勤劳朴实而不乏聪明才智的船工在长期的水运生涯中,通过自身经历,由一代一代的船工口头传唱并逐渐加工,形成了一首长句船工民谣。这首民谣叫.行船歌.,这民谣把船行的沿途城镇关卡、凶险水域和地带、朝拜圣地以及名胜一一唱出来,为的是给后代船工留幅.活地图.。
一位长期行运昌江到长江的都昌籍老船工回忆这首民谣唱道:.上起浮梁景德镇,下起鄱阳和乐平;饶州下来十八湾,鄱阳湖上是康山;鄱阳湖上都昌县,南康府里喜腾腾;星子有个候公在闪光,铁树矶下不惊慌;湖口县城闹洋洋,忠臣庙里去烧香;冀阳开头王石矶,安庆宝塔如铁柜;芜湖有个关门舟,大小官吏把关抽(苛捐杂税 );一矶二矶四合山,千万留神采石关(强盗出入地);铁山打马江宁镇,大兴关上望南京;南京城墙高又高,王天当下浪滔滔(水猛浪急);落蓬下锚把船收,左右下面是苏州;上海不远前面存,找家歇店暂安身。.
这首已简略的船工民谣尽管带有地方口语化,个别语句不解其意,但总体上让人听得懂记得牢。
逝去的岁月如同滚滚东流水一去不回头。那古老的船工民谣似乎也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我们需要记住这古老久远的船工民谣,因为它见证了历史,是传统文化的一页。但我们再也不会去泣唱那辛酸、哀怨、悲凉、凄楚的船工民谣。如今,幸福安乐的船工们会用那豪迈的气势,雄浑的嗓音,高唱:.涛声不断歌不断,回声荡漾白云间...


  • 上一篇:十八渡的昨天和今天
  • 下一篇:匣钵de故事

最新图文

  •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釉“宝玉系列”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艺术家赵坤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艺在陶瓷新彩绘画上的表现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李申盛新创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日常和其他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粉墨”彩陶艺家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 网站导航 | 代购服务 | 版权申明 |

“了了亭”你身边的收藏顾问 联系方式: jdzmc@vip.163.com   0798-8220952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了了亭地址:景德镇市中心莲社北路109号 [名仕嘉苑]10-8号 门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10 http://www.jdzmc.com   http://www.jdztc.com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