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石红”,也称“窑红”、“黄溢子”、“黄衣子”或“火石釉”。是指古代瓷器的露胎处,特别是元、明瓷器露胎处所显现的橘红、橙黄或粉红色现象。“火石红”的颜色通常是从胎釉结合处开始,从浓到浅的过渡。…
陶瓷瓶、罐等容器肩部形式之一,其造型向上高耸,线条丰满浑圆。元、明、清的梅瓶和历代一些罐类器物多为此肩式。
瓷器耳的式样之一,即器物的耳作成凤形。最早见于宋代龙泉窑青瓷瓶上,其造型为盘口,细长颈,折肩,直腹。颈部置对称的双凤耳。清代景德镇窑瓷器上亦有所见。典型器如康熙茄皮紫釉凤耳蒜头口瓶、乾隆豆青釉青花…
水墨画 水墨画:在中国画中,以中国画特有的材料之一,墨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画出不同浓淡(黑、白、灰)层次。别有一番韵味称为“墨韵”。而形成水墨为主的…
开片 阿遥 走进博物馆,不少人会注意到宋代有一种带冰裂纹的瓷器。不论瓶、盘、洗还是碗,青绿色或青灰色的釉面上,分布…
孔明碗 由两只碗粘合而成,两碗间中空,外碗底心有一孔,故称孔明碗,亦称诸葛碗。始于北宋龙泉窑,明代景德镇有烧制。
斗笠碗 广口,斜腹壁呈45度角,小圈足。因倒置过来形似斗笠;故名。宋代始烧,此后历代均有烧制。
天球瓶 直口、长颈,腹浑圆,似圆球,故名,明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创制,多为青花。青代雍正、乾隆又烧制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品种。
凤尾瓶 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风尾,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
双耳瓶 隋代创制,宋代南北瓷窑大量烧造。瓶的颈部两侧附贴双耳,由于耳的形式多样,因此有贯耳瓶、环耳瓶、兽耳瓶、凤耳瓶、鱼耳瓶、戟耳瓶等各种不同的名称。凤耳瓶、鱼耳瓶是龙泉窑特有的作品,明…
天字罐 口大,短颈,圆肩,腹略收,浅圈足,底部青花楷书“天”字,故名。明代成化景德镇窑创制,为斗彩器,系宫廷用瓷。 …
太白尊 文房用具。小口微撇,短颈,削肩广腹,平底。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烧,以豇豆红最著名,晚清仿制质量差。 …
牛头尊 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蟠螭耳、戟耳或兽头耳,器形似牛头,故名。据记载,明末景德镇窑已经烧制。清代乾隆时流行,品种以青花为多。 …
无档尊 系从波斯传入的器形,口、底似璧,上下直通,呈筒状,器身上写有阿拉伯文。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烧制,清代康熙、雍正仿烧,多为青花。 …
火焰红 清雍正年间景德镇烧出的一种仿钧釉。仿钧釉中的窑变花釉,是用多种不同色釉施于一器之上,经高温焙烧后,呈现出火焰状的色彩和图案。火焰红的出现,说明花釉的…
开片 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
孔雀蓝 一般蓝釉是高温烧成,所以釉面不易脱落。孔雀蓝釉则常于制好的素坯上直接挂釉,或于白釉器上挂釉烧制,为低温釉。在素坯上直接挂釉的,釉层极易开片剥落。孔…
天蓝 天蓝是高温颜色釉。它是从天青演变而来,创烧于康熙时。釉色浅而发蓝,莹洁淡雅,象蔚蓝的天空,故名“天蓝”。其含钴量在2%以下, 釉里的铜、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