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红
又名均红,是我国最早出现和产量较大的铜红釉晶种。据古时文献记载最初为河南禹县烧造,因禹县古代属钧州管辖故名钧红。钧红的特点是滋润均匀华面不俗,釉面有细小裂纹并微有淌流现象。钧红问世后就结束了青瓷独占整头的局面,在素洁雅致的青瓷外又有了灿烂鲜艳的红釉,在颜色釉发展史上,是一条划时代的大事户钧窑在元代以后慢慢衰落下来,至明初已不能烧造钧红了。可是它的烧造技术却被其他地区继承下来,景德镇在宋末就对钧红进行了仿造。如《景德镇陶录》云: “钧器,仿于宋,即宋初之禹州窑’以后历经元,明,清三代及解放前后景德镇均曾大量生产了这个品种。特别是庙宇屋顶香炉及并尊等陈设瓷用钧红装饰的较多,相沿至今,钧红仍是铜红釉中产量最多,烧造较易的品种。不过在解放前的铜红质量较差,色泽多不鲜艳,烧成率也不高。解放后,由于党的重视和色釉技艺人员的努力钻研,钧红烧成率提高了原质量也远远超过了历史水平。现在钧窑,产地河南禹县也恢复了钧窑产晶的制作,只经过短短十余年的努力,也获得了惊人的成就,一些产品也已提高到相当高的水平。
钧红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焙烧过的石胎上施釉,于强还原焰气氛下,在1300℃~1320℃温度下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