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教研室简介
2000年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在经过近5年的筹划之后率先在国内开设陶瓷艺术专业,简称“陶艺专业”,开始招收4年制本科学生。依托景德镇千年瓷都的基地办学优势,率先启用双语教学,注重传统陶瓷艺术和当代艺术理论的学习、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以及独立工作室开办能力的培养。由最初的每届2个本科班40人发展到今天每届6个本科班140人,硕士研究生共100人;毕业生一部分在国内各大美院、大学及艺术教育培训机构从事陶艺教学;一部分优秀陶艺毕业生签约艺术机构和画廊;一部分毕业生继续攻读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士学位;毕业生动手能力强,一部分毕业生自主创业,开办陶艺工作室,遍及全国各大瓷区,获得良好口碑,有部分毕业生已经注册自己的公司,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景德镇乐天创意市集主要以陶院陶艺方向毕业生为主,由小变大,已发展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陶艺集市。
目前陶瓷艺术专业共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4名,助教2名。100﹪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1名,在读博士2名;教师具有海外知名艺术类高校留学背景者超过50﹪;享受国务院津贴1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名。陶艺专业还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陶艺家授课和讲座报告,极大的拓宽了陶艺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
陶艺专业实验条件完善齐全,在国内具有一流的水准。陶艺专业自设立之日起,曾开创性地开设生活陶艺、配饰陶艺、室内陶艺、室外陶艺、实验陶艺创作的课程,经过14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也成为国内各大美院,高校相关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重要参照。特别是近10年,高等陶艺教育已成普及之势。因此,景德镇陶瓷学院陶艺专业一方面发扬我国传统陶艺的造物精神,继承优秀的工艺技术,培养有艺术个性的传统陶瓷文化艺术传承人。另一方面是强调人格和思想的独立性,具有创新意识的陶艺家。课程设置在强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倡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思想,教学方法上鼓励双语教学。陶瓷艺术专业将继续保持国内一流的陶艺教学水平,争取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
“85美术新潮”开启的现代陶艺之路
编者按:“现代陶艺”概念的提出,就是要将关乎工艺的陶艺,转变为关乎精神的陶艺。将陶瓷从“器皿”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新的、纯粹的艺术门类。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教研室赵兰涛、李伶美、王莹、袁乐辉、郭琪美、胡珺、邹乐、刘鹏等多位教师就“现代陶艺”的艺术特征和发展,当代陶艺教育的新思路、“陶艺”创作的限制与自由等问题进行学术探讨,此文为记。
一
美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是50年代以奥蒂斯团体为主所带来的陶艺革命,美国现代陶艺之父沃克思首先将陶艺作为一种纯粹的陈设开辟了现代陶艺之路,受当时的抽象表现主义和行为画派的影响,沃克思尝试并实践一种完全抛弃传统形式的制陶方式和审美,以放任、偶发、自由的形式充分体现粘土的率性表现及展示艺术家情感观念的新风格。80年代以后观念演变为“艺术瓶罐”而非“瓶罐艺术”,瓶罐不再只是被装饰的工艺品,而是纯粹艺术表达的一种语言。
《春晖》 陶瓷雕塑 胡珺作
中国的陶瓷艺术源自商朝,在唐朝得到了发展,宋元时期随着“丝绸之路”及海运远渡重洋到达世界各地,从此影响着世界陶瓷工艺的发展,达到了辉煌的顶峰,明清则是衰败时期。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传统的农业、手工业文明逐渐转向工业文明,西方文化对国人的影响也逐渐增大。同时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它改变了我们的意识形态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文学、艺术以及其他的人文科学,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区别于传统陶艺的现代陶艺逐渐形成。
《高温水墨之物质的转换》 陶瓷雕塑 彭赞宾作
作为85美术新潮后才产生的现代陶艺,它有自己突显的特色——西方现代艺术的痕迹与中国传统艺术精华的融合造就了瓷上艺术的现代感,以精神性、审美性为主导。相对于传统陶艺而言,现代陶艺只不过是个时间上的区分,它的概念既宽泛又模糊,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理解为陶瓷艺术,陶是广义军的,泛指陶器和瓷器,艺包含着技术和艺术两种意义;二是根据功能或性能来划分,有生产性陶瓷(或称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
《共生》 陶瓷雕塑 黄焕义作
传统陶艺是实用为目的,其朴素的设计意识使人心灵的感悟日趋深入完善,达到造型与材料、工艺与技术、色釉与装饰的高度完美统一。与传统陶艺不同,现代陶艺有着鲜明的现代艺术特征,且更重视作者的创作个性、审美认知和思想观念,具有更多的精神内涵。
随着当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生活模式,而乐于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陶艺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社会生活的这种要求,把时下人们的文化精神、艺术思想、审美情绪渗入到现代陶艺设计中去,提高了现代陶艺的艺术性和品位。现代陶艺的这种特性决定了与传统陶艺的根本差别。虽然现代陶艺继承了传统陶艺的独特气质与魅力,但它最终摆脱了古典主义思想带来的审美桎梏,运用众多现代主义的观念和审美需求进行反思和重构人性之光,从而起到了一种审美导向的作用。现代陶艺提倡的是一种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观念,它提升和转变人的思维,从而促进着社会的发展。
《光》 陶瓷雕塑 李伶美作
西班牙陶艺家克劳迪·卡萨诺瓦斯认为:“每一件艺术品就是一种能唤起人们纯粹的理性思考的形式,一种令人沉思冥想的缘由,一种能够启迪人的灵魂的力量。”现代陶艺家在陶艺制作过程中把精神和语言统一起来,从精神上出发寻求语言的自然表现,使作品产生了富有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
现代陶艺抛弃了传统陶艺对称、实用、均衡的形式美感的内在因素,而着重于艺术家内心情感的抒发和传达。它可以理解为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或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体,远离传统实用性质的观照,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重视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而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内心世界。重视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表现形式,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视觉化,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和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多种认知。
与此同时,现代陶艺融贯了众多学科的艺术形态,科学中有技艺,技艺中有科技,科技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前景和可能。
《国药》 陶瓷雕塑 王莹作
二
陶瓷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几千年来的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延伸,为人类历史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这一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教育的作用功不可没。因为教育的作用,陶瓷文化、工艺技巧得以代代相传。
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陶瓷艺术教育与世界陶瓷艺术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紧密关系。在继承传统陶瓷艺术精华的同时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陶瓷艺术教育经验,对于振兴我国的陶瓷艺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花》 陶瓷雕塑 张荟芳作
新的陶艺教育观是由民族主义教育观、主体性教育观、理性教育观和前瞻性素质教育观集约整合而成,它们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整合,并共同构成我国现代的陶艺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 院校陶艺教育和受科班教育的专业人员是推动中国陶艺发展的主要力量,院校现代陶艺教育在形式上以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为基础,通过对“意义”的多层次、多种可能性作多重阐释的自由尝试,有目的地寻求各种变通方式,寻求多种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联接的多种学习方式。
《花影千颜》 陶瓷雕塑 邹乐作
作为现代陶艺的发源地,景德镇陶瓷学院是最早向中国国内传播现代陶艺的专业院校,不断有新的现代陶艺观念带入,传给学生,使这里的陶艺教育逐步向前。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注重学生自己的个性,教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着力点,不完全传统也不全部现代,艺术的脚步永远在往前走,培养学生了解当代艺术的走向、潮流趋势及个人的审美能力。
陶艺系大学四年,学院教育既注重基础也会有现代构成学的系统教育,极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二年级打基础,大三开始个性先行,学生们已经进入陶瓷艺术的殿堂,他们很清楚自己该往哪方面发展,是充满手工意味的生活陶艺还是传统陶艺?抑或紧跟时代的当代陶艺。无论选择哪一个方向,学生们都会朝着自己喜欢的兴趣点前进,以实用为基础,随着个性的变化在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中寻找自己的鲜明特征。
《静语》系列之七 陶瓷雕塑 刘鹏作
传统的师徒教育模式发展到高等院校专业技能教育,再到今天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当代陶艺教育思路不断发生着变化,陶艺教研室会随着社会对陶艺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进行学科更新,培养计划4年修订一次,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考察市场,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陶艺之路。
现代陶艺包容性较大,生活陶艺、装置艺术等都容纳其中,教师会保护学生的创造力,保持学生的个性和情感,避免走进既定的设计套路。中国传统观念是重道轻器,讲求“器以载道”。陶艺教研室的课程设置是从基本功开始,要求学生把基础技能运用娴熟后再把自己的情感表达清楚;然后才是实验陶艺课,从个人观念、情趣方面去引导,把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引导出来,在课程中引出了学生的关注点后,再从关注点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镜——甜蜜的爱》 陶瓷雕塑 袁乐辉作
三
近几十年来,陶瓷,作为一种材质的确进入了纯艺术表达的语境之中。现代艺术大师,诸如毕加索在陶瓷上做过绘画,杜尚的《泉》根本就是一件陶瓷制品,极简主义大师丰塔纳的《十字架》系列,也是完完全全的陶艺作品。
千百年来,陶瓷在每个时期所呈现的作品风格、施釉方式、烧成方法等都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陶瓷本身的介质、观念没变。
《看花开花落》 陶瓷雕塑 赵兰涛作
在中国从事现代陶艺创作的陶艺家还有许多,而且他们引领着当今中国现代陶艺前进方向,如吕品昌的陶艺作品,将中与西、古与今的表现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雕塑和陶瓷之间寻找陶艺的独立语言,作品极富中华民族当代精神及意识形态,刘正的陶艺作品则极富生命的张力,还有姚永康、陈进海、罗小平等,他们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陶艺的另一种可能,一种全新的方式,一种全新的思维。
《硕果报平安》 瓷盘 郭琪美作
陶艺教研室主任赵兰涛指出,“一件好作品要具有形式、工艺、意蕴三个方面的内容。形式美指的是构成作品的点、线、面、体、色彩等诸要素要协调统一,使人观看之后产生美的愉悦。基于陶瓷艺术的工艺美术特性,好的陶艺作品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工艺性体现在作品整体创作过程当中的诸多方面。最后一点就是对陶瓷作品内涵的把握,也就是作品的意境体现。作品意境的体现是一件佳作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衡量一件作品所具有深度的最终评判标准。”
《折翼天使》 陶瓷雕塑 冯薇娜作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自身的局限和表现空间,陶瓷工艺是一个系统化的工艺门类,它包含着泥料、釉料制备,拉坯、利坯、印坯等各种成型技艺,以及补水、上釉、彩绘、装窑、烧窑等诸多方面,所以在创作上陶艺也备受工艺的限制。
其中最重要的左右因素就是火。现代陶艺的美学贡献之一,在于它深入发掘并高度显示了“火”的美学创造潜能,使之成为注入陶艺以生命力的伟大力量。一位美国著名陶艺家曾说:“在陶艺创作中,火是一个统一性的环节,其它所有环节都最终在此由火连接起来,表现出最终的效果。”“火”的创造性作用是单纯凭借人力无法替代的特殊力量,它在烧造领域迅速转化成人类的“第二创造力”。这种力量可以深入内部去改变物的原始性质。对于艺术家来说,这种力量是充满诱惑和神秘色彩的。它使得艺术家不能而且无法回避烧成的工艺技术问题;温度与升温曲线、收缩与收缩系数、膨胀与膨胀系数、融熔与融熔点以及入窑与入窑形式等等。
刘锚锚作品《动物系列》
陶艺受火限制的同时,也给了创作者另一种自由,这是一种偶然得之的自由,以致作者时常能觅获富有创意的创造性偶然。
深厚的传统陶瓷技艺是景德镇一千多年来一直为之骄傲的给养,作者在创作时可以运用传统,但也会让传统的模式成为创作上的包袱,思维不容易拓展,这是一种限制。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传统适当的帮助创作,而不要被它完全控制。
现代陶艺风格的多样性和多元性,促使了现代陶艺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现代陶瓷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它以新的表现形式拓展人们对陶与瓷的重新认识,赋予现代陶艺作品更广的外延和更深的内涵,以充分展示现代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无限创造力。
《妆》 陶瓷雕塑 陆小泥作
限制与自由通常是相对的可以转换的,有时限制也是另一种自由。我们可以通过把其它材质、媒介引入到陶瓷,如玻璃艺术、金属、木材、多媒体声光电等方式补充进来,根据想表达的主题来灵活运用。
1917年,当瓦尔特·阿伦斯伯看到杜尚的《泉》时,他说:“一种可爱的形式已经被呈现出来,摆脱了它的功能目的,很显然,人类做出了审美贡献。”
这是陶艺的另一种可能,一种全新的方式,一种全新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