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后,到唐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新平瓷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时出现了两位因陶瓷工艺精湛而颇享盛名的人物,一名陶玉,一名霍仲初。陶玉是新平镇钟秀里人,新平镇在昌江之南,也称他为昌南镇人。公元621年(武德四年),他载运自己制作的瓷器进入关中,并向朝廷进贡。陶玉所制瓷器精美,质量已接近珍贵的玉器,当时被称赞为‘假玉器”。从此,昌南镇的瓷器载誉海内。霍仲初是昌南镇东山里人。他的窑烧制的还是素色瓷,也就是我们现在可以在博物馆中见到的青瓷。但他烧制的素色瓷比一般的青瓷要略胜一筹,主要是“土腻质薄”,尤其是经过精工制作的一些产品,达到“莹缜如玉”的程度。当时人把他的窑称为“霍窑”,产品称为“霍器”,可说是一种古代的名牌‘商标”,由此可见霍窑产品质量已相当高,声誉很好。“人怕出名猪怕壮”,公元621年(武德四年),唐高祖颁发诏令,指名要霍仲初、陶玉等“制器进御”。皇上对霍仲初等的‘垂青”,固然反映了这时昌南镇瓷器的精良,但也充分暴露了封建朝廷对民间工匠的肆意搜括。
中国瓷器发展至唐代, 已有青瓷、白瓷、彩瓷等品种,并各成系统。青瓷是指含铁量在3-1%。的胎釉,经高温还原烧制,获得从青白色到暗绿色一系列浓淡不同的色泽的统称。所谓还原焰,就是窑炉里的气体含有一定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还原性气体,它能把釉中的大部分氧化铁还原成氧化亚铁,从而使釉呈现出一种悦目的青色。当然,釉色的变化极其微妙,除釉的含铁量外,还取决于烧炼气氛、温度高低以及施釉厚薄等因素。充分利用和控制这些因素,就可以制出各种色泽的青瓷,包括月白、天青、影青、苍青、翠青、玉青、粉青、豆青、豆绿、梅子青、蟹壳青等。古时烧制瓷器,没有化学分析,制瓷工匠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氧化铁、一氧化碳,而是凭经验,在瓷器烧制过程中大量投柴,或者在柴上浇水,把湿柴投入窑床,让柴不能充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使瓷釉变成青色。由于缺乏科学方法,不能完全掌握原料的差异和火候的高低,往往同样的品种呈色迥异。白瓷是选择含铁量较少的瓷土,施以纯净的、含铁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也即1&以下)的透明釉,烧制而成的。好的白瓷,胎土细洁,釉色润泽,光可照人。到唐代,青瓷已达成热阶段,以浙东地区各县的越窑为代表。白瓷,以河北内丘等县的邢窑为代表。景德镇地近浙江,属于青瓷系统。霍窑、陶窑是当时烧制青瓷的著名窑场。
霍窑、陶窑的遗址,现在还没有发现。五十年代曾在石虎湾、杨梅亭、盈田村、黄泥头等景德镇周围地区,多处发现唐末五代窑址.从这些窑址的分布和大量的碎片,多少可以窥见当时景德镇瓷业的规模,和霍窑、陶窑的端倪。
石虎湾在镇的东北方,距镇约10公里。在这一带,碗、盘、洗、碟的碎片和烧制工具堆积极多,碎片的胎土为灰色,胎骨较厚,也有薄胎,青釉带黄,’接近越窑的艾色,人称蟹壳青,实际上是橄榄色。这种瓷色很容易获得“假玉器”的称誉。也有白釉碎片,其中胎土纯白的, 已是宋代早期产品。石虎湾一带的碎片,范围广泛,当地人相传此处曾有32窑,可见当年窑场之盛。石虎湾的瓷业,大约延续到宋代,为时达数百年之久。它是那时景德镇瓷业已很兴盛的实际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