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全部
  • 文章中心
  • 了了亭商城
  • 陶艺词典
  • 影视中心
  • 拍卖指数
  • 网站首页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器款识图库
  • 藏品鉴证实录
  • 陶瓷视频库
  • 陶瓷拍卖指数
  • 艺术家黄页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 了了亭商城 】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其他
  • 民国瓷
  • 建国后
  • 太少红狮
  • 茶壶专篇
  • 桃花美女图案篇
  • 晚清-民国瓷瓶篇
  • 笔筒、帽筒类
  • 盘形、碗类
  • 罐类
  • 杂件类
  •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 大师电话黄页
  • 教授电话黄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 补充栏目
  • 陶瓷300问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 雕塑
  • 青花
  • 斗彩
  • 粉彩
  • 新彩
  • 釉里红
  • 颜色釉
  • 古彩-五彩
  • 综合装饰
  • 现代陶艺
  • 周国桢(教授)
  • 戴荣华(国大师)
  • 王恩怀(国大师)
  • 汪桂英(国大师)
  • 陆如(国大师)
  • 吴锦华(国大师)
  • 宁勤征(国大师)
  • 郭文连(教授)
  • 王安维(教授)
  • 彭竞强(省大师)
  • 袁世文(国大师)
  • 戚培才(国大师)
  • 戴玉梅(国大师)
  •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 李一新(省大师)
  • 王秋霞(省大师)
  • 秦胜照(省大师)
  • 李磊颖(副教授)
  • 刘乐君(副教授)
  •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 陈庆长(老艺术家)
  • 杨杰 麻晓武(高工)
  • 吴伟明(高工)
  •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 李云峰(高工)
  • 胡达民(高工)
  • 徐国明(高工)
  •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 赵坤(高工)
  • 张万莲(高工)
  •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 王静(院校老师)
  • 李申盛(高工)
  • 汪则东(高工)
  • 蓝磬阁
  • 王金泉
  • 江龙(高工)
  • 刘远长雕塑作品
  • 网文转载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陶瓷艺术家
  • 仿古陶瓷精品

关闭会员登录

  • 登录
  • 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艺术文章中心>>瓷海萍踪·文化·历史>>民国瓷·珠山八友专辑>>正文内容

“珠山八友”的艺术成就

作者:寒竹 来源:景德镇陶瓷在线 发布时间:2004年11月30日 【收藏】【查看评论】

“珠山八友”的艺术成就
(—)
鸟瞰一下近代景德镇陶瓷山水画艺术,都是文人画艺术的流脉,从程门的浅降山水到汪野亭的青绿山水和“珠山八友”同时代汪大沧的秃笔山水 ,张志汤的公笔山水,几乎都可以找到南宋绘画艺术的遗韵:追求水墨苍劲的作风和挥洒淋漓的表现手法。程门的浅降山水将一种霸悍之气转变为一种雄伟豪迈的格调 ;汪野亭的青绿山水体现了王石谷和石涛精致浓丽,细润秀雅的艺术风格和秀润苍郁、超然出尘的艺术追求;汪大沧的秃笔山水用笔简练,气韵生动 ;张志汤的工笔山水、工细雅丽,呈现出宋元山水古拙繁复,富丽堂皇的风格;而何许人的雪景山水、以古典绘画手法,开辟了陶瓷雪景山水新的画种,以精描雪景再现冰封千里的景观,其画面画意深远,思古幽情,其构图以概括性的白描手法, 前景、中景,远景层层展开,互相递进,构成气度宏大、磅薄雄强的艺术风韵。

汪野亭初学张晓耕、潘甸宇。张、潘二君只是汪平(野亭)的启蒙老师,清代四王王石谷的画风对汪琦的艺术走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香港大收藏关善明的收藏中就有十多幅汪琦的各个时期的作品,香港市政局、香港艺术馆出版的关善明藏品《瓷艺与画艺》中的33至35图的作品就可以明显看出王琦的笔意,38、39图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到汪野亭改换门庭向清四僧石涛学习师法自然的精神。香港景艺堂堂主胡尚德、集几十年心血收藏近千幅,廿世纪各大名家作品,出版了《景艺堂陶瓷艺术》,从他的藏品中我们发现汪野亭在自己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将王石谷、石涛的画风为己所有,融会贯通,与自己陶瓷绘画艺术交汇在一起,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自成法家。但是,他凭借着娴熟的中国画的构图基础,又因袭古法以点苔的手法处理苔鲜植物,以短促碎断的披麻皴法描绘山石的构成。又采用元代倪云林的平远构图形式,在陶瓷粉彩上还是前无古人的。汪野亭在继承王石谷、石涛绘画艺术的同时,着意创造具有特定氛围的诗一般的意境,他仿石涛山人的“溪山烟云图”长条瓷板、“云壑飞来”长条瓷板这两件作品,山势迭上,层层递进,构图协调,更显古拙之风,前者气象萧疏,烟林清旷,后者峰恋浑厚,势壮雄强。观野亭的釉上山水画,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山水注意对意境的追求,一笔一划都倾注著作者对大自然真山真水的强烈感情,在笔法上他的山水水墨苍劲,元气淋漓,清代石涛的流脉余韵与汪野亭的陶瓷粉彩艺术 交相辉映,汪野亭的陶瓷釉上山水对后代的釉上山水产生了深远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何许人的雪景山水一反汪野亭追求清代画家和海上画派的艺术理念,而从宋、元、明三朝寻找自己的艺术追求。这位未经名师悉心教诲,未拜名师门下的艺人,只能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发展自己艺术的强项。早年何许人因受詹氏昆仲(文庆、文斌)之聘,赴北京临摹故宫古画的阅历,在陶瓷上以南 宋、元、明画家的作品为摹本,结合陶瓷器型变化,将南宋、元、明三朝的文人画艺术搬进了陶瓷艺术的舞台,特别是他自设店铺,广泛接触卖家和玩家,熟悉卖家和玩家的喜好,因此,他的雪景山水也深受欢迎。他以精细入微的笔法,再现冰封千里的雪景世界,无论是瓷艺与画艺收藏的作品,还是景艺堂的藏品,何许人所创造的是一个“清幽雅逸的永恒天地”。何许人的作品喜用斜切而入的山径,或用穿流而过的河床两岸的景物来强化绵长无尽的辽阔深远的空间。这正是许人深得古人之法,深得古人笔意的结果 :在中景、近景、远景的构成上,尽显阴柔之美;一叶小舟顺流而下,使沉寂的画面有灵动的效果 。因此,许人的雪景山水带给人们一种会滋蕴彩,生气霭然的视觉享受。

纵观世纪前半个世纪的陶瓷釉上彩山水作品及著名画家汪野亭、何许人、张志汤、汪大苍四位名家,汪野亭、何许人、张志汤的山水作品代表了一种风流潇洒、秀润纤细的阴柔之美,他们的作品如清风,如烟云,如霞蔚,尽显风恋、幽林、曲涧、田野、村舍、渔歌唱晚的田原风光之美。那么与“八友”同代和齐名的汪大沧的作品则表现的是一种阴刚之美“如霆如电,如长风出谷,如崇山峻岩,如决大川的艺术气势”,他的代表作: “松荫对奔”浅降彩花瓶和“观瀑图” (瓷艺与画艺第l07—108图)作者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艺术个性在作品中表露无遗,他是用中锋秃笔点染出色彩的交响,生动的呈现给我们的不是线条的飘逸,而是笔触的灵动。整个画面随着水的流动而活跃起来,产生一种江水一泻千里的运动之感。

(二)

人物绘画在中国的视觉绘画艺术里,一向拥有崇高的地位,在各画种之间,人物画的难度高于山水、花鸟。一般来说,山水花鸟画家很难达到人物画家的艺术高度,而人物画家一般可以成就自己水花鸟画的艺术。人物画它的场景和人本身的活动空间大,人物画家要求掌握各种绘画技巧和全面的绘画才能,因此人物画家对山水、花鸟画艺术技法也必须全面掌握。

“珠山八友”十位画家仅有两位专攻人物的画家王琦、王大凡。王琦的人物画画法自由奔放,其艺术源流可上溯五代画圣吴道子和稍后的卢棱伽和贯休和尚。特别是钱慧安的绘画艺术使王琦的人物画走向成熟,奠定了他艺术家的地位,晚年深得黄慎绘画艺术的精髓,而在陶瓷绘画艺术上有所发展。是黄慎成就了王琦的陶瓷绘画艺术,王琦完善了黄慎的文人画艺术。王大凡的陶瓷人物画工整细致,晚年兼工带写,自成一格。王大凡早年拜浅降、粉彩大家汪晓棠为师,汪晓棠的绘画艺术来源于沙山春、费晓楼 ,稍后又吸收了钱慧安的绘画艺术。当时晚清盛行一种保守的学院派的画风,描写的仕女形象个个瓜子脸,樱桃小咀,仪态端庄,神情哀怨,而这种画风成为一种时尚,令当时的画家趋之若鹜。受恩师的影响,王大凡早年的釉上粉彩人物画也将这些非尊则贵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仕女,作为他描写的对象,作品留有沙山春、费晓楼、钱慧安的痕迹。一九一六年,王琦、王大凡结伴赴上海观摩海上画派的作品,王琦、王大凡各自对扬州八怪的黄慎和以画鬼闻名的罗聘尤为赞赏,推崇备至。这次观摩,应该是这两位画家的转折点,以至于影响了他们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走向。稍后,王大凡又获海上画家马涛(字镜江)的《诗中画》画册,其人物构图及造型受马涛影响之后,在长达六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可谓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并能融会贯通,窥其堂奥,自成一格。 “珠山八友”自成法家的画家仅有大凡、雨岑、仲南、意亭、田鹤仙,其它五人都未形成自己艺术的独特魅力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尽管王琦的人物画中还保留着黄慎绘画艺术的影子,但王琦的人物画将黄慎的人物画艺术发展到了极至并完善了黄慎绘画的艺术中的不足。王琦早年捏过泥人,有很强的造型能力,来景德镇后又拜师碧珊为师,学习过肖像瓷板画,对人物的面部表情把握准确 。清末民初,景德镇艺人有在珐琅彩上仿西洋画和朗士宁的作品,西洋头像由暗到明的层层渲染,以强调人物的立体感和质量感。无论是捏泥人的经历还是画瓷像的经历都使王琦在绘画艺术上受益匪浅。从关善明和胡尚德收藏的王琦的藏品中,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的三种风格,早期的佛像神怪的作品具有写实的风格,其手法与明代画家曾鲸,极为相似,如同再造。中期受钱慧安的造型与构图艺术的感染,无论是故事情节,人物题材、构图方式,与钱慧安的绘画艺术如出—辙,一脉相承。而这时候的绘画时尚从晚明到清代一直延续到廿世纪早期,中国画坛人物画都是将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名人轶事中最精彩的部份用戏剧性的表达方法去再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动态,以及所描写的对象的心理活动。这一时期的作品《渔妇孤舟》就是他继承钱慧安绘画艺术最具典型意义的作品。“渔弟渔兄何处游,只留渔妇守孤舟,坐看月底西风起,两岸芦花作早秋。”这是这件作品的题款,通过画面我们只看到渔妇和她停*在江岸边一叶渔舟,月亮悬挂在半空之中,此时西风正起,那恰似两岸的芦草,传达着秋天的信息,这么晚了,打鱼的夫君和他的兄弟此刻还在为生计所迫,不知漂游在何方?画家用诗意般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世俗民情的通俗画。王琦的人物作品所描述的对象都是来自社会底层人士,他们的喜怒哀乐,生活的艰辛,常常萦绕在画家的心中,画家也曾有一段过捏泥人的辛酸经历,因此,王琦常常反映生活在底层人士的场景,并把这种强烈的同情心和真挚的感情,倾注在笔端,塑造了许许多多有血有肉有生活场景,有人物身份,有人物性格的感人形象。特别是他的巨幅作品《桃李夜宴》,他的《瞎闹一场》,应该是中国陶瓷最优秀的作品。尤其是《瞎闹一场》,作于军阀混战的历史背景下,借几个算命的瞎子打架来讽喻当时的政局是瞎闹一场的政治闹剧。王琦的《桃李夜宴》是一幅人物较多,场面较大的作品,人物的塑造,构图的安排,场景的设置,器物的备配,花草的点缀,都恰到好处。画这么一幅巨幅作品这不仅要求作者要有较高的造型能力,而且在构图上要显示作者经营位置的水平,而王琦正是这方面的高手,他不仅将曾鲸、钱慧安的艺术兼容并蓄,而且把他们的绘画艺术发展到一定高度。整个画面洋溢着诗情画意,将一个文人雅士聚会的场面刻画的栩栩如生。他用挺挺拔伸展的松树来增强画面的稳定性,前面的人物神情激昂,衣纹遒劲有力,用笔多用方折,后面的人物宽袍大袖,用笔疏朗圆泽,一前一后产生强烈的对比,又凭添一种强烈的动感和节奏感,真是王琦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王琦晚年1927年一1937年之间的后十年中,他的作品几乎抛开了钱慧安的绘画艺术,而吸收了黄慎的绘画风格。他作于1930年和l931年两块粉彩钟馗人物瓷板画。一幅他画钟馗奉命察尘嚣,人间一走一遭的巡察图,一幅是他画钟馗“平生貌丑心无愧,何惧狰狞对镜看”的钟馗照镜图。他塑造的人物钟馗,从神态上就可以找到答案,你看钟馗睁开的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人间任何卑鄙下流之事也难逃他的火眼金睛,他东张西望的人物造型,正描述着这位严谨,执法如山的判官,丝毫不感懈怠,生怕玩忽职守,妖魔鬼怪逃离他的视线。钟馗照镜图更是以谈谐幽默的情调,再现了钟馗面虽丑陋,但心底善良、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天地的坦荡的本质。

王琦晚年的作品己深得黄慎笔意精髓,黄慎作画以书入法,用笔自由奔放,气势豪迈,达到了书即画,画即诗的艺术境界。而陶瓷与国画在材质上虽有不同,但王琦却能做到殊涂同归,应该是他己将此法烂熟于胸的结果。王琦和黄慎在人物造型上虽有不同,如黄慎的简笔法使用较多,衣纹的处理往往由“飘飞断逸”的线条组合而成人物的动态,寥寥数笔就能表达人物的立体感,这正是黄慎笔精墨精的精髓所在,王琦把他继承过来又结合自己不放弃对人物脸部明暗烘托的优势,以达到尽善尽美的艺术效果。

王大凡虽然与王琦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大凡高寿,有时间有机会完善自己的艺术,逐渐摆脱前辈画家对自己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个人风格是画家的灵魂,是画家艺术生涯中的重要标志,如果,在自己的艺术里还留有别人艺术的魂魄和痕迹的话,那么他的艺术就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地。王大凡的艺术在他晚年己达到了这种至真至纯的纯清境地,他呈现于世人的艺术,带有王大凡自己的艺术符号,艺术语汇,艺术个性,艺术魅力。

王大凡晚年的作品“新八仙”、“梅妻鹤子”、“闯王进京”、“大禹治水”、“骏马献给总司令”(与章鉴合作)、“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他的“新八仙”比他中年画的“八仙”就成熟完善的多 ;前者繁琐,后者简练、造型生动,即可独立成篇,又可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构图,统一的画面,构图新颖,引人入胜。他的“大禹治水”、 “闯王进京”作品,用现实主义手法再现了大禹治水的一种公而忘私的伟大精神,提示了闯王进京失败的原因。这些作品都是他已过六旬所创作的几件代表作,尽管所表现的内容不同,但所表现的美的特征却是一致的,都是追求一种灵动、飘逸的运动感和劲拔恢张的气势和力量之美而构成的一个美的境界。

王大凡晚年的作品明显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他能以自己独特的感悟去塑造艺术形象去表述时代的精神和艺术的先声;二是他能巧妙地处理内容与形成的关系,形式服从内容而又能为内容找到最恰当的表现形式,从而构成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三是他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他的作品吸收了马涛和罗聘“落笔雄劲”的特点,又继承了钱慧安对人物性格特征的线描精练的传统,掌握了陈老莲、梁楷造型传神的技巧 ;四是他的艺术态度和艺术真诚,始终如一的表现在作品之中。而作为艺术家,他始终不渝地紧跟时代步伐,以艺术家的良知和责任感去张扬时代精神,讴歌时代英雄 ;五是他从不满足,不懈追求完善自己的艺术境界,不断吸取优秀的文化艺术,不断改革自己的绘画艺术;六是他能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为己所用。他独创的“落地粉彩”就是吸收、消化、改良传统绘画的效果 ,使浅降画法起死回生,使得景德镇艺人趋之若鹜,其生命已达半个世纪之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 上一篇:藏友收藏协助,余文襄作品展示。
  • 下一篇:景德镇近代陶人录

最新图文

  •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釉“宝玉系列”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艺术家赵坤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艺在陶瓷新彩绘画上的表现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李申盛新创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日常和其他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粉墨”彩陶艺家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 网站导航 | 代购服务 | 版权申明 |

“了了亭”你身边的收藏顾问 联系方式: jdzmc@vip.163.com   0798-8220952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了了亭地址:景德镇市中心莲社北路109号 [名仕嘉苑]10-8号 门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10 http://www.jdzmc.com   http://www.jdztc.com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