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 本文刊发于《陶瓷研究》: 那时候犹豫陶窑的结构还不完善,而且规模较小,不能完全控制窑内的烧成温度和气氛,所以在烧成上有很多的缺陷,比如陶色深浅不一,坯体变形或者烧坏。
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龙山山文化,以灰色为主的陶器色调得益于当时陶瓷窑炉结构的改进和烧窑技术的的提高,这个时期,最流行的竖穴窑已经把横穴窑已经基本被淘汰了,但在龙山文化以前的大汶口文化还是由横穴窑烧制陶器的。与其说龙山文化继承的大汶口文化不如直接说是继承的仰韶文化。这是因为大汶口文化对于龙山文化只是一个过渡的作用。龙山文化时期已经不像半坡仰韶文化那样,几座陶窑零散的分布,这个时期的烧制陶器已经有过去的氏族集体生产转变为富有经验的家族生产。这个时期的陶窑由火膛、火道、和窑室等部分构成。火膛较深,位于窑室的下部,火口很小。火道有主火道三股及两侧支火道二、三股。窑室呈圆形,直径不到1米,窑臂上部往里收缩,便于封窑。底部有箅,箅上有火眼二十五孔,离火膛较近的火眼较小,远的较大。这使窑内的受热比较均匀。从这几点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里继承了仰韶文化的竖穴窑所有的优点。
夏代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因为在考古中,很多的历史文化遗址究竟是属于夏、还是属于先商、先周或其他古代的氏族部落文化遗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商代文化早期的遗物是从二里头文化晚期开始的,在研究夏代的时候,不能不提的是二里头文化早期的灰陶器。这是很聪明的避开给文化遗址下定年限界限的一个方法,而且不妨碍对夏代文化的的讨论。将文化历史的鉴定留给考古工作者吧。这个时期的二里头文化是承袭河南豫西地区龙山文化晚期的陶器发展而来的。这个时期的的烧陶窑炉的形制制为馒头型。其结构分为窑室、窑箅,火膛、支柱和火门等五部分。窑室呈圆形弧壁,并向上逐渐收敛,窑室的底径为1. 28米、周壁残高0.25米左右。窑室底部使用草拌泥作成的厚约0. 14的窑箅,箅上分布有直径4-45厘米的圆形箅孔。箅下为立于火膛中部支撑的窑箅的长方形支柱,支柱长0. 89米,宽0.16 -0.4 0米,高0. 25米。火膛呈圆形圜底,高0.2-5米,最大直径1. 28米。火门位于和支柱相应的火膛南壁上,火门高0. 32米,内宽0.24米,外宽0.32米。由于经过高温火烧,火膛周壁、支柱、窑箅和窑室周壁等部分,已经分别被烧成青灰色和红色。这种设置有窑箅和箅孔的馒头烧陶窑炉,可以从火膛进入窑室的火焰均匀的升高温度,提高了陶器的烧造质量。
从河南豫西地区的二里头文化晚期可以对商代的陶器有个大致的了解。整个商代的烧陶窑炉考古资料比较详细。商代早期、中期、后期都在有条不紊的慢慢发展着。善待早期的陶器烧成温度的和质量比夏代有着明显的提高,这要得益于烧陶窑炉的改进。它虽然承袭着前代馒头形窑炉形制,就河南罗达庙发掘的窑炉和夏代窑炉相比,火膛增高和箅孔加大。火膛的增高可以多容纳柴草,燃烧起来火力增大,而箅孔的加大可以提高室内的温度。这是窑炉结构的一次大的改进。商代中期的烧陶窑炉,例如河南争购铭功路西侧的商代中期烧陶窑厂发掘出来的窑炉来看,他们继续加大窑炉的箅孔,以提升窑内的温度,提高陶器的烧成质量。商代后期的烧陶窑炉,’仍然属于圆形的馒头窑。同时也是再发展中继续加高火膛以获得容纳更多柴草的的效果。这个时期的窑炉箅孔减少,但是形影的箅孔也增大了可以使火膛的强大火力集中进入窑室,提高陶器的烧成温度。在河南殷墟发掘出得一座陶窑,结构又有了显著的变化,他们省掉了支柱,窑炉由窑室、火膛、窑算、和火门四部分组成。这样做的原因也是为了是火膛能够容纳更多的柴草,增强火力,以提高窑室陶器的烧成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