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 本文刊发于《陶瓷研究》: 西周和春秋时期,西周的烧陶窑炉沿用的商代后期起的窑炉结构。如果要是给以区别,就是拥有了更大的火膛和窑室。在春秋时期,再山西侯马牛村古城发现的一片窑炉,在与火门相当的后方有一个直径8 厘米的烟囱。再窑身后补设置烟囱是烧陶窑炉的重大改进。
战国时期烧造灰陶的窑都是圆窑,窑的结构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各地发现的战国窑,火膛都筑在在窑床的前面,烟囱由窑顶移到窑后,窑门、火膛、窑床、和烟囱由前到后直线排列,即从投柴、燃烧、烧成到出烟都是在一条直线上。火膛住在窑床前面,使火焰立即接触坯体。烟囱由窑顶移到窑后,是陶窑结构的重大改进,他促使火焰有升焰变成半倒焰。这是利用热气向上的原理,使火膛中的火焰先窜到窑顶,再利用烟囱的抽力把火焰吸下去,以增加坯体交换的机会和使窑内各部位的温度更加均匀,提高烧成温度和产品的质量。与此同时,窑床的面积也有了显著的扩大,由西周的2平方米左右扩充到3 -10平方米,窑的装烧量和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圆窑结构的显著改进是战国陶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秦汉时期的陶窑也有很大的改进,较之战国时代,火膛和窑内容积显著增大,表明了他们用了更大的装烧量。在滩毛村4号陶窑的窑床构成前高后低的7度倾斜斜坡,使置于窑床待烧的坯体重心后移。当坯体首先接触火焰的前半面因受热较快而发生收缩前倾时,重心回到中心线上。秦时的烟囱设于窑室后壁正中,所以烟火大部经窑床中部进入烟口,形成中部温度较高,而两侧的温度较低,影星了制品的质量。汉代的陶艺工匠对此做了相应的改进,即由一个烟囱改为两个或者三个,而排烟口则仍为一个,使两侧的烟火通路形成内向弯曲,汇集到中间的通路以后再排出窑外。这样,就把原先的中部一个孔洞斤烟,改变成两侧的两个孔洞或者中部及左右两侧的三个孔洞同时进烟火,从而解决了窑内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了制品的烧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