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 资讯,本文刊载于《陶瓷研究》: 明朝天启以后的民窑瓷器上诗句配上写意画面是明代文人山水画对瓷器装饰的直接影响。到了明末清初,一批有国画修养的文人墨客进入景德镇,如擅长画人物的王少维,画山水的程雪笠,画花鸟的潘陶宇,继后的“珠山八友”均以清新的国画技法大大影响了当时的传统画。如绘画神技王琦,落地粉彩王大凡,水点桃花刘雨岑都在传统的基础上,为了在瓷器达到像国画在宣纸上作画晕染的艺术效果,吸收了清代画家恽南田,任臣的“没骨花鸟画”技法,运用到陶瓷粉彩上更显得陶瓷艺术别具一格。当代“青花大王”王步先生运用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方法来画青花,像国画一样墨分五彩,他将青花料水也分五色,力求水墨韵味;以画虎著名的毕渊明,花鸟画家马颂良等,都擅长金石,书法,诗词绘画。他们在继承上创新,把国画技法运用到陶瓷艺术上的技艺,更是瓷都艺术之宝。江山代有才人出。景德镇还有许多的老一辈艺术家,都功力深厚,造诣极高,作品境界各具特色。如胡献雅的“苍劲雄健”,王锡良的“高雅自然”,张松茂的“秀丽雅致”,关宝琮的“雄浑清新”,赵惠民的“古典雅致”,王隆夫的“苍劲泼辣”,以及解放后成长起来的陶瓷艺术家,刻苦学习,勤奋笔耕,敢于创新,他们的陶瓷艺术作品既具有传统的艺术色彩,又显示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有的严谨细腻,有的笔触娴静,有的高雅飘逸……许多作品都充满了耐人寻味的笔墨情趣。在陶瓷艺术题材上,多以宫廷生活、民间风俗、神话传说、文学作品作为素材,加以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创作蝶》,精心描绘了一位正在簪花的古代少女,那娇羞怯怯、含情脉脉的神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身后几朵娇艳欲滴的牡丹和一对翩翩起舞的蝴蝶,一动~静,相互映衬,春意盎然。
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在陶瓷装饰绘画中也是随处可见。画家们从真实的生活中捕捉自然清新的题材,用色彩在白釉底上自由发挥、挥洒自如,犹如在宣纸上挥毫泼墨、酣畅淋漓。花草雀鸟,小桥流水,层峦叠嶂……大自然的万千物象,无一不进入画师们的视野,他们信笔挥洒,豪放自如,把中国画中的写意神韵发挥的淋漓尽致,鬼斧神工。
写意青花瓷咨纵流利,虽着色不多,却意境深远,与造型留白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画面的构图处理也是应造型而设。画者的意趣全在把玩,经营造型范围中的黑和白,达到抒发胸中意趣之目的。散发出艺术感染力,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而使创作出的作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留存于世。
明末清初的民间青花在处理构图中的“黑与白”时独具匠心。民间青花艺人由于受到文人画的影响,完全突破了历来官窑器图案规格化得束缚,于民间青花瓷画中出现了一大批以小见大,以简胜繁,意境清新的山水楼台、庭园小景和许多笔筒意繁,生气勃勃,趣味无穷的花鸟,蟹、虾等,浸透了文人画的笔情墨韵。瓷画中的大片空白,使主体有大片的动作和感情的活动空间。景德镇陶瓷馆收藏的《柳浪闻莺》碗心人物图就是绝妙的空灵佳作,疏朗几笔,生动传神,令人叫绝;《青花碗梅枝图》利用青白瓷质的清淡幽远,于大片空白之间,突出一枝寒梅,意境更佳。再有《鱼乐图》空白无画处令人联想到一片水清石秀、雨霁风和的优美自然景色,享受到心旷神怡的乐趣,从而突出了《鱼乐》的主题,使观者感受到“我非鱼,亦知鱼之乐。”
古人云:“多一笔不如少一笔,意高则笔减,何也?意在笔先,不到处皆笔,刻画形似,生气漓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王步先生的青花艺术意境深邃,情趣感人。在表现形式上则力求简洁,作品常常取大面积的空白来求画面清爽、主体形象明了,画中每于空灵处见苍润,在疏略中显精致,同时又使“无象”的空间成为“意象”的空间,他以最省略的用笔,获取最深远的艺术效果,以减削迹象来增加意境。如其创作的《青花双鲶》瓷板画,只画两条鲶鱼,连一根水草也不补上,留下的是大面积的空白,这空白为鲶鱼的自由活动提供了一个大的空间,两条鲶鱼宛如一对情侣,悠悠然,在无拘无束的漫游着。大面积的空白却不使人觉得虚无,它通过两条鲶鱼互递衷情的动态,使人感到空白处似是一片宁静、清澈透底的湖水。
相同的景物,通过文学家、画家的不同意境表达处理,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营造陶瓷绘画艺术作品的意境,是画家对生活的认识、提炼,也是一种再创造。
陶瓷装饰绘画和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从主体到立意,从艺术形式到技法,都有相当多的相似处,只是由于各自的特点,工具,材料不同而已。陶瓷绘画艺术和中国画艺术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只有相互影响,相互启发,才能丰富各自的生命,才能创造出更富有感染力更加绚丽多彩的陶瓷艺术作品,在中华民族的悠久灿烂的文化花园中,开出一朵具有民族风采的永恒的艺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