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 资讯,本文刊发于陶瓷研究:“古彩”落后于时代,这已经是严酷的现实,拯救古彩,不让这一中华瑰宝、瓷都一绝走向衰亡,无疑成为陶艺领域有识之士的历史责任。要拯救它必须认真分析它,找到它失宠于时代的原因,然后加以革新和改进,让它焕发出青春和活力。笔者挥笔濡彩五十余年,在这一方田地默默耕耘一辈子,据愚所观察其之所以落伍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画面囿于古板,活泼不足、变化不大、细致不够。无论是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颠峰之作,像“斗彩莲池鸳鸯图”这样的优秀作品,还是清代康熙时期“釉上五彩”的杰出代表,像“五彩仁女纹棒槌瓶”、“五彩莲池鹭鸶纹凤尾瓶”这样的卓越珍品在其所引领的那个封闭禁锢的时代,自然显得倾国倾城无可挑剔,但今天看来,未免过于呆板,工整,缺乏灵变和朝气。色彩尽管有变化,主色调依然是“大红大绿”、大起大落,不是显得俗气,就是感觉沉闷压抑,让人心境难以舒展、朗阔。用“古彩”技法表现的人物,无论仕女,还是官宦或乡村鲁汉,都是只见五官难见表情给人予千人一面之感。
其二、局限于传统写实手法,见物(人)难生情,缺乏艺术作品应有的潜在意境。传统“古彩”构图绘画性较强,虽然也讲究虚实,层次,或满密紧凑,密不透风,或空旷开朗,疏可跑马,康熙五彩还吸收了西洋绘画的透视表现方法,在色彩处理上注意深浅明暗变化,使画面具有层次感、立体感和艺术感染力,但这一切都是服从和服务于“装饰”这一根本主旨(既客观物体的再现)不敢越雷池半步,达不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高远意境,产生不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悠悠情思,更不会有“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那份壮阔以及“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那份缠绵。
其三、载体(器皿)造型的单调少变,千百年一贯制,缺乏时代的清新气息和新颖时尚的开放风格。纵观所有的古彩作品,几乎全是在圆和方、高和矮、长和短这一规整模式的器型上进行彩绘,西方现代陶艺的多元无序形态在这里几乎不见踪影。“人芝蓝之室,久闻不知其香”再美的东西,一个面子」见多丁,也会令人麻木提不起兴趣来,“古彩”当然也概莫能外矣。
扬优革弊,让“国粹”代代传承,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陶瓷艺术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自学生时代起就主研“古彩”技法,既系科班深造,又师承民间古彩艺术大师,段茂发先生,50余年痴心不改,后又应邀赴台湾讲学半年之久,对海峡彼岸同仁多年来陶艺创新成果了解甚深,交流甚笃,给自己对“古彩”从形式到内容方面的创新启发多多,尤其是2006年,两件古彩作品分获“全国第八届陶瓷艺术创作设计评比”和“2008北京奥运礼品评比”两个金奖,打破了多年来“古彩”沉寂的局面,受到业内人士高度关注,也给国内外的陶艺界透露出一个信息:古老的“国粹”两次夺魁使笔者认识到,创新的第一要旨是必须保证她基本特色风格不能变,否则,面目全非就不成其为“国粹”了,因此,必须把握保留不变的有哪些,可变的又有哪些,然后再寻找突破点。线是古彩的骨骼,是组成古彩整个作品的最重要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形态多异的线条描绘古彩的轮廓,使古彩作品生动形象。不仅如此,传统的古彩装饰,对线的运用都十分讲究,古彩画线都采用中锋用笔,线条有力度,讲究顿挫、转折的节奏感,行笔的流畅感受。另外,“点”是五彩瓷中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五彩的“面”的表现是以平涂的方式进行,色彩的种类不多,以红、黄、紫、蓝、绿、黑为主,颜色一般不互相调和,色彩相对单纯,这些都是古彩的基本特色。古彩还有一种独门技法一“圈”的运用。圈即圆,它与线、点共同组成古彩的形象,给人们以饱满、圆润、充实、美满、美好的感觉。圈又有大小、高矮、扁圆之分,因而双富有动感。将圆与圆重叠,并列、相交、相切变化组合,组成的二方或四方连续吉祥边饰纹样是其他技法难以达到的效果。这些独特的艺术元素组合形成了古彩装饰性强,版画风韵突出的风格。愚认为,这些都是应当传承保留的,不能舍弃,两件获奖作品也毫无例外的遵循了这一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