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与泥巴的情感-陶瓷手工成型艺人的现状调查
记得奢侈品牌爱马仕曾有一年的媒体鉴赏会,是请来现代艺术大师,打造了一个极具造型感的艺术空间,爱马仕著名的柏金包隐匿其中,仍然难掩光芒,这个坚持以纯手工制作为卖点的品牌,已经成功将“纯手工”概念与经典、完美、贵族成功地捆绑在一起,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手工”的崇拜热潮。
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 然而在景德镇,坚持手工拉坯、利坯等成型工艺的手艺人,大多依然难与贵族沾上边,更多的时候,他们一身汗水,用双手与泥巴建立着感情,不过今天,他们中的少数人已经开始意识到:当手艺做到极致,就是一门艺术,他们的这种观点,不但得到了大师们的认可,更在市场价格上得到印证,在景德镇,已经有人将200件大小的镶器卖到数万元,并且还供不应求。 晚报记者陈瑶/文王锦琳/图 本文刊发于瓷都晚报 20110803
从父子相传到师徒授艺
在解放以前,几乎没有用“石膏模子”倒浆成型的,因为解放前国内几乎没有石膏,用模子倒浆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在景德镇流行起来,在这之前,景德镇有着大量的手工拉坯、利坯师傅,他们守着行规,守着家规,像铸起一道自成体系的严密堡垒,外行人很难窥探到他们的手艺。
徐平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从爷爷那辈开始,他家里就做的是“利坯”的工序,徐平的爸爸徐炳发,在同行内名气不小,他曾是艺术瓷厂特种工艺研究所的一员,那个时代超万件的器型难得一见,徐炳发却经常在厂里给三四米高的瓷瓶利坯,这成了徐平童年最深刻的印象。到了徐平这一辈,已经是家里第三代做利坯了。如今,徐平和哥哥都已经干了30多年的利坯工作,他们的孩子在大学里接受艺术教育,身边跟着学艺的都是亲戚朋友介绍过来的徒弟。
“这在以前是绝不可能的,干我们这行讲的是父传子,子传孙,像我爷爷就带了我爸爸一个徒弟,我爸爸也只带了我和哥哥两个人,以前不肯传外人,无非是怕外人抢了自己家人的饭碗,现在就不一样了,基本上所有的技术都是公开的,我们带的徒弟多;也从不讲究他们是哪里人,以前人就算是认个儿子,都得找同乡才行。”
景德镇手工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拉坯技艺传承人冯绍兴1980年进艺术瓷厂学艺的时候,就是按照老一辈的规矩,与自己的师父陶艺大师汤墨生父子相称,而今,1965年生的冯绍兴,带的徒弟都传到了第四代,他带徒弟没有地域限制,没有男女限制,“每到暑假有不少陶院的女学生来学拉坯,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冯绍兴说。
目前,景德镇做拉坯、利坯等手工成型的人数虽然远不如几十年前,但还有几十家,不过真正做出口碑、家喻户晓的却是屈指可数了。
工作中依然是“泥腿子”
不管东西做得再好,成型手工艺人的工作状态似乎几十年来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泥腿子”常用来形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但这三个字用来形寄他们,抛开感情色彩不说,倒是形象地说出了其工作特征。
上午10点,22岁的余星正全神贯注地坐着拉坯,除双手沾满泥水之外,他全身沾满泥点子,双脚更像从田里耕种回来。余星学拉坯已经8年,在这个行当,他学艺时的岁数并不算小,但他技术不错,在同行里已经小有名气,也是师父冯绍兴的得意门生。
不过在工作中,只是一个小风扇,也足够让余星感到满足,因为他手上千的拉坯活,泥巴的干湿程度对于成型有很大影响,所以就算再热,他也不敢把风扇再往手的位置挪一点。
不过天热还不是让余星感到最难忍受的,“最难过的是冬天,干活不能穿太多,不然手就不灵活,拉坯的时候,手又是和冰冷的泥水打交道,真的是很难受。”余星说。
其实,除少数工艺对环境有要求外,多数工艺还是可以在有空调的室内完成的,但对于多数成型手工艺人来说,他们工作的场所往往条件很差,究其原因,更多时候是一种习惯。“其实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是可以搞个有空调的房间做的”,正给一件瓷瓶利坯的徐素华大汗淋漓地说,“但就是种习惯吧,热一点也无所谓。”
心态最关键
-那么成型手工艺人是如何在如此的环境下做出一件件精品的呢?
像所有行当—样,手艺精湛的总是少数人,而列于潮匿里手工艺人来说,同样也有—个关键点。
走进徐平位于新桥的厂房,几件做好的.300件瓷瓶不禁让八惊叹,其规整、薄度,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这些都是出白手工而非机器。
“要说具体的技术当然有很多”,徐平抽着烟,眯缝着眼瞅着瓷瓶良久,一会儿他才开口,“但归根到底还是心态问题,要沉得下心来,要有定性,尤其是小件特别难做,我做过一根食指高度的瓷瓶,利坯的时候必须摒住一口气,呼吸放匀,不然随时可能做坏。”
对于这点,冯绍兴更是深有感触。早年在艺术瓷厂学拉坯,虽然拜了潘文复、汤墨生两位师傅,但头两三年几乎不教手艺,师傅们只教些做人的道理,冯绍兴那时一直想着回学校念书,还趁着这些年把高中课本自学完了,但随着时间的沉淀,他慢慢地与泥巴产生了感情。
“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累积慢慢沉下来的一种情感,不是一下就能培养出来的,所以‘拉坯一定要心态好,慢慢地你会与泥巴有感情。”冯绍兴说。
体操运动员式的训练
对于演员有一句话,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成型手工艺人来说,那也是“台上一件器,台下十年功”,只不过这个台,是拉坯、利坯等需要的旋转台。
拥有了良好的心态,刻苦的训练必不可少,冯绍兴把这形容为“体操运动员式的训练”。为什么是“体操运动员式”的?冯绍兴举了个例子,他抬起右手与肩平行,手指下垂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就这个动作,他能够维持一个小时不动弹,“你说这是不是跟体操运动员有得一拼?”
冯绍兴这个“体操运动员式训练”,更指的是它的艰苦程度。“从技术上来说,拉坯需要手臂有较好的稳定性,手指有一定的柔韧性,一个人成年以后骨骼定型,再学拉坯就做不到最好了,只能业余玩一玩,因此学拉坯,一般都在十几岁,旧社会的时候,从八九岁学起的都有。”冯绍兴说。
而要学好利坯,最初的训练还不是直接上手利坯,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利坯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工具,这些工具都是铁匠师傅专为利坯打造,但要找到一个合手的利器,还得自己亲自动手。 .
“看到这个形状没有?”徐平指着板刀上齿梳形的痕迹问,“这个就是我们自己用锉刀锉出来的”。和坯用的板刀、挖刀、条刀等,都需要手工艺人事先用锉子锉出齿梳状条纹,这样利坯才够顺手,而光是这个利坯的基本功,不少人学了半年还是做不好,是个既花力气又有窍门的活计。
别让他们变得孤独
好的作品得来不易,几代传承更见珍贵,但景德镇做拉坯、利坯的手工艺人却往往被人们忽略。
“这是不争的事实,就好像一栋新房,走进去乍一看觉得非常漂亮,因为房间里面装饰得别致新颖,风韵独特,大家记住了装修队,却忘记了建这栋房子的人,但如果不是房子建得规整牢固,又哪来装修后的美感呢?更何况,房子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冯绍兴说。
事实上,对于器型、线条的重视和研究早在宋代就曾达到过顶峰,那时的五大民窑“汝、哥、宫、定、钧”的瓷器现在还有少量存世,目下都已是稀世精品,成为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些在花面上简单到几乎没有区别的瓷器,往往就是以极具生命力的线条,摒弃浮华的造型给人以持久永恒的美感。这种感觉,徐平觉得只能在纯手工制作的瓷器上寻找得到,然而,宋朝人对于器型的追求现在却不复存在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艺在前、美术在后,而现在,工艺却被完全地忽视了,但我觉得,工艺也应该是景德镇可贵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不能再重绘画而轻工艺了。”冯绍兴说。
未来……
在采访过程中,深深感到工艺被忽略的状,但在这个行业中;也见识到少数坚持精品意识的人,已经将手工做到一项极致的艺术。
一位不愿意接受采访的手工艺人在闲谈中告诉我,他每年只做20件镶器,件件都要求表面要平整如镜,一件镶器卖到数万早就不是传说,只是他要求太高,年初到现在,也只有3件入得了他的法眼。
在一次采访结束后,一位90后的男孩也 告诉我,他的师兄月收入已经有6000元,虽然、 他现在分文未赚,但他对未来很有信心,而我 也相信,随着人们对纯手工的追求,随着手工艺人对自身作品要求的极致,社会对工艺的认可,已经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