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80年代的青花艺术 20世纪80年代伊始,改革开放的春风将景德镇青花艺术推向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风格流派百花竞艳,二是名家高手济济于世,三是青花艺术品种琳琅满目,四是青花表现技法不断出新。 王步先生虽已离去,但他所创立的“分水写意法”及其泼墨写意的青花分水画风却被后人继承了,尤其是那种“分水写意法”还被后继者加以发扬。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黄卖九先生,从他身上仍可触摸到王步风格的脉络。黄先生深厚的中国画功底和娴熟的青花技艺,使他的青花艺术作品笔墨泼辣大胆、青白虚实相宜、形象生动有神、水分饱满滋润。如其《秋娴·青花瓷板》,青花浓淡层次变化极富立体感,厚重而又清新明丽,葡萄勾勒自如,小鸟灵活生动。 另外,“双勾分水法”这一传统的青花表现形式和工艺技法,在当时又不断发扬光大,在构图创意和虚实关系、形象处理和表现手法、分水层次和浓淡变化、文化内涵和创新意识等方面更有新颖独到之处,并构成了当代景德镇青花艺术中的一种艺术风格。如张学文的《花枝俏青花花蕾瓶》(图3)就是属于此种风格的作品,与景德镇传统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不相雷同。有些作品以中国绘画的白描手法勾勒形象,又以西洋绘画的明暗变化塑造立体、表现空间,同时又采用中国图案的组织形式主观地布局纹饰、组构画面,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具象的形象,既有中国的传统、又有时代的气息。 景德镇不少从事青花创作的作者在继承传统青花艺术的基础上,刻意创新,创出了一种源于元青花的“勾线点垛法”的新风格。 除此外,还衍生出“泼水”、“流水”、“刮水”、“刷水”、“喷水”、“吹水”、“拓水”等现代青花表现技法。在这一风格之中又有三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其一是以中国画的写意技法和笔墨勾勒点垛、塑造形象,追求水墨淋漓、笔墨洒脱、墨分五色、气韵生动;其二是既具有明清民间青花的神韵和品味,又富有时代的气息和格调,追求形象凝练、笔墨疏简、稚拙见巧、返璞归真等意趣;其三是以抽象手法,借助青花料色表现的丰富性和情趣性,任凭作者的点染挥洒来抒发内心的激情和冲动,追求一种高情逸趣、朦胧含蓄、艺术的纯真和形式的美感。 以上三种青花艺术主要流派和风格都有各自特征:“双勾分水法”严谨工整、层次分明;“分水写意法”洒脱自如、淋漓滋润;“勾线点垛法”率意爽朗、概括凝练。也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表现在同一件作品之中。例如中、远景用“分水写意法”,不勾勒轮廓线,使其推远而衬托近景;作为主体的近景像特写镜头似的用“双勾分水法”把形象轮廓勾画得清晰明朗。由于都采用青花分水工艺,因而色调统一、手法一致,在统一之中寄寓变化,在变化之中又见整体。 众多的现代景德镇陶艺家不断学习、总结、借鉴民间青花率真简约、笔法洒脱的艺术精髓,并结合现代表现手法而另辟蹊径,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的一种新型现代青花艺术。秦锡麟先生以及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一批陶艺家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带有浓厚民间艺术风格的青花作品(图4),影响了景德镇一大批中青年艺术家,使景德镇传统民间青花艺术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目前尚有一批青年作者的作品或古拙、或抽象,在其生动活泼而又疏简雄健的笔调间显露出气势、蕴含着灵性。 经过陶艺家匠心独运的创造,青花品种越来越多,表现形式也十分丰富,出现了影青青花、珍珠釉青花、色釉青花、毛地青花、刻花青花等新的表现形式。 在青花绘制工艺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坯体上绘制,然后施釉烧成;二是在施过釉层的坯体上绘制,然后薄薄地罩上一层釉烧成。前者见笔触和骨力,后者更具中国画的水墨韵味,但骨力不及前者。施釉的坯体可以是青花釉层,也可以是黄、绿等色釉或无光珍珠釉。 使用的青花色料配方各异:有不易流动的勾线料以及易于流动晕散的写意“炸料”。画料色彩有呈灰黑色的,也有呈棕红色的,或呈碧蓝色的。烧成后青花呈色有较沉着的,也有蓝艳的,各取所需,各有其妙。 20世纪80年代以后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的釉里红相比较,现代釉里红的色彩效果随不同的配方和烧成状况而千秋各异:有的红中夹绿、黄、赭、紫色斑,变幻微妙;有的红如鸡血,艳丽晶莹,火流律动,宛若郎红;有的红中泛绿,黄中透红,闪烁紫光;有的在铜绿周边晕散着红色的边线或深红周围渗透着浅红色晕。现代釉里红红得娇艳,且红中多变,使流动变幻的色彩与现代青花晕润婉丽及豪放洒脱之笔调协调统一。经过一些艺术家的精心巧制和艺术创造,青花釉里红从内容到形式、从艺术到工艺、从构思到效果、从品类到风格都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玲珑瓷的发展也有新的提高,如今已有了青花加彩玲珑、青花五彩玲珑、影青青花玲珑、青花映玉玲珑、青花薄胎玲珑等新的品种类别。“玲珑眼”的形状也从传统的米粒状演化到月牙状、流线状、圆珠状、菱角状、多角状等规则和不规则形状。在艺术家的刀笔下,还可组成蝴蝶、花草、凤凰、水浪、云朵等各种玲珑图案,常与青花图案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李金球先生的《牡丹仙女·青花玲珑宝莲皮灯》,以玲珑组成凤纹作为器物的底饰,开光中描绘青花牡丹和仙女,构图饱满、民族性强,寄寓着富贵呈祥的意愿。又如王宗涛先生的《采青·青花玲珑枣子瓶》却另有一番风味:缠枝式的青花枝叶,以浓淡相间的青花分水叶片显示着节奏,以流畅婉转的勾线枝条显露着韵律,“半刀泥”刻花式的玲珑釉蝴蝶纹饰及圆玲珑眼,镶嵌和跳跃在青花纹饰的空隙之中,将青花与玲珑巧妙地组构成一首装饰性强烈的交响乐。再如田慧棣女士的《凤凰牡丹·青花斗彩玲珑鸡心皮灯》以独特的创新手法,在青花斗彩图案作底饰的开光内,用礼花形的传统釉色玲珑塑造凤凰图案,又用“米通”形的红、黄、绿、蓝交相辉映的五彩玲珑组成牡丹花叶,既有青花斗彩的喧闹,又有素彩玲珑的对比。 青花玲珑瓷不仅在艺术瓷上光彩夺目,在日用瓷中同样异彩竞放。青花玲珑艺术瓷不仅拓展到各式花瓶、花插、花钵等花器和吊灯、壁灯、皮灯等灯具上,而且在日用餐茶具中亦多次获得国家和国际殊荣。 青花斗彩最常见的是填彩和加彩两种形式。所谓“填彩”即是烧成瓷器后,在青花线条内填入所需的釉上彩颜色,是历史上用得较多的传统形式,多用来填涂青花图案纹饰。这种斗彩形式由于青花线条的作用而使鲜丽的釉上颜色变得更加沉静,与青花更趋协调,且工整严谨。 所谓“加彩”则是在画青花纹饰时留出空白位置,待成瓷后再用釉上颜色在空白处进行彩绘加工,是现代用得较多的斗彩形式。这种形式相对说比较自由活泼,使釉上颜色更显得鲜艳,与青花的素雅色调形成更强烈的对比。 在“加彩”的斗彩形式中,现代艺术家们又各显其能,自辟蹊径,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繁荣局面。如施于人先生有时将填彩与加彩同时并用,有时又让青花留出一大片空白,使青花与釉上彩绘既分又合,相互交叠,形成大面积的对比。而戚培才先生喜画野花小草,用写意手法画出青花枝叶,花头空白处用手指醮釉上颜料抹绘花朵,明暗清晰而又自然。王恩怀先生常用兼工带写的泼辣青花,与写意的釉上落地粉彩花卉相斗艳。张学文的《映芳·青花斗彩球罐》作品中,采用中国画的工笔白描形式,在釉上以细腻写实的手法勾勒花卉轮廓,以西画的色彩关系和明暗变化彩绘加色,与传统的双勾分水法青花枝叶相映成趣。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德镇斗彩瓷形成了华丽而不媚俗、对比而不生硬的特点,有一种静中求动、冷中见暖的艺术魅力,在表现形式上还出现了斗新彩、斗粉彩、斗釉下五彩及斗色釉等各种品种,色彩装饰亦从平涂到洗染、从单色到复色,使青花斗彩更显得楚楚动人。 青花、青花釉里红、青花玲珑、青花斗彩等艺术犹如百花园中盛开的几朵奇葩,在景德镇这个令人神往的“瓷都”得到了数以千计艺术家的精心培育,它将开放得更力口娇美艳丽,以更加崭新的风采迈入一个充满希望和辉煌的21世纪。 |
|
------- 图4 牵牛花青花玉秀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