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迸发的艺术灵感
1999年,章朝辉从师大毕业回到了景德镇。大部分同学毕业时都还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而章朝辉毕业时已届而立之年。他一个农村出生的人,又是学校的穷教书匠,三十好几,没钱又没房,没人会对他多看几眼,当然婚事也耽搁了好多年。那时,他经常一个人骑着单车,跑到黄泥头近郊画一些小景写生画,度过自己孤独苦闷的日子。
更多时候,为了让辛苦一辈子的父母生活得更好,章朝辉经常到老厂等一些私人作坊打工画瓷器。他画过粉彩、新彩,画过青花釉里红……他在景德镇传统陶瓷中摸爬滚打了三四年,突然觉得每天拉线条,按照老板的意思画青花、画粉彩,凭他的技艺和功底,他的瓷器的确很好卖,但是粉彩体现不了火的艺术,青花依然在走前人的老路上。所有这一切都是非常传统的东西,都不能表达他内心的感受。他在痛苦地徘徊、思考,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艺术之路。
在这期间,章朝辉经常在人民广场的旧书摊闲逛,收罗和阅读了大量的陶瓷专业书籍,使他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夯实和提高。闲时章朝辉会到老厂的釉料店转悠。有一次,章朝辉看到摆在货架上各种各样的颜色釉,他头脑忽然灵光一现:如果把这些色彩斑斓的颜色釉组合在陶瓷上,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
陶瓷材料的艺术是火的艺术,是火的语言。他立刻把所有的颜色釉买来,开始了他的艰难之旅。他使用不同的方式试验不同的颜色釉,每次都把这些窑火烧成的照子保留下来。开始的时候他虚心向老艺人求教,按照他们所要求的试验,但很多时候都以失败告终。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失败,章朝辉终于掌握了颜色釉使用的规律:颜色釉不光是刻板地靠施釉的次数来决定色彩,施釉的面积、稀薄浓厚、烧窑的位置都会烧成不同的色彩,甚至吹釉的快慢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硬的颜色釉不容易流动,适合做基础底色,软的结晶釉适合用来做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