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戴荣华、蓝国华、方复、饶晓晴 主持:董亮
景德镇不可没有古彩,古彩不可没有创新,创新不可胡来。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周国桢
(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本文登载于《中国陶瓷》增刊:)主持人语:众所周知,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为青花、玲珑、粉彩和颜色釉瓷,而完全浸润于景德镇土壤和空气中发育成长起来的古彩瓷却并无一席之地,这是一个令人深思和费解的问题,从中折射出传统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近几年,古彩瓷似乎从困境中走出,知名拍卖场中,从康熙古彩珍品至现当代古彩大家杰作屡见高价成交,令业内人士直呼古彩春天的到来。回首往昔,使我们了解古彩曾经的辉煌;关注当代,使我们惊叹传统的魅力:放眼未来,使我们保持清醒的认识。本期特约景德镇四位著名古彩艺术大家戴荣华、方复、蓝国华、饶晓晴作客本刊,结合自身创作经历与体会,就古彩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畅所欲言,各抒高见。
主持人:非常感谢四位嘉宾的热情参与。古彩中的“古”字很清晰地传达出了古彩是一种极具传统民族特色的彩绘类型,同时也使得古彩似乎与当代现实生活产生了距离感。因而要探讨古彩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就非常有必要对古彩的概念、历史演变脉络和基本特色等进行较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但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有着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争议。四位老师都是多年从事传统古彩创作和学术研究的资深专家,能否就古彩的渊源及特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戴荣华:古彩是我国传统低温釉彩之一,我国的低温釉彩起源较早,最早可追溯至汉代的低温铅釉,随后历经了唐三彩、宋金磁州窑红绿彩、成化斗彩、大明五彩的漫长发展过程,直到康熙五彩时才达到高度成熟与完善。古彩是就康熙五彩而言的。与大明五彩相比,康熙五彩有着显著的进步,大明五彩色料分为五种基色,即红、黄、紫、绿以及以釉下青花代替的蓝色,用色纯粹,没有色阶之分,而康熙五彩则有着丰富色阶,如大绿可分为古大绿、淡大绿,水绿可分为古水绿、淡水绿,黄、紫也有深淡之分,从而产生深浅不一的色阶,具有层次感。另外,康熙时期还发明了古翠,是一种釉上蓝彩,从而代替青花作为蓝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釉上五彩。康熙五彩是古彩历史发展的最高峰,形成了自身独立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大量远销海外,影响巨大。
蓝国华:古彩又称硬彩,是景德镇特有的地域性传统彩绘形式。起源于宋金红绿彩,至大明时形成大明五彩,釉上彩料逐渐丰富起来,但缺少蓝彩,因而需要与青花相配合,其制作是先画青花,高温烧咸后再绘以釉上彩料,属于斗彩形式。发展至康熙盛世时,颜料和制笔工艺都有大发展,形成康熙五彩,也叫古彩,实现了全釉上彩表现,形成独立的釉上彩绘体系,并成为官窑名品。康熙晚期出现珐琅彩、粉彩均是受到古彩影响而发展起来,随釉上彩种类的增多,古彩产量相应地逐渐减少。粉彩又称软彩,艺术表现类似工笔国画,讲究明暗,色泽柔淡,古彩绘制难度较大,是图案与国画相结合的带装饰性艺术,用色深浓,单线平涂,不强调明暗,线条是古彩的灵魂,线条有排线、铁线描、钉头鼠尾描等多种形式,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